陈光:2022年还可预期什么?

标签:
陈光成都天演博物馆 |
预计2022 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与内化”会加剧人们业已形成的分离和不信任。中国经济将持续下行,正式进入增速“5时代”,国内外多家机构都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在5.1%-5.3%之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叠加不确定的风险和可确定的疫情困扰,市场主体和家居生活的艰难程度不会因为政策性发力而减缓。
如腊月般寒冷的季节估计要熬到后年,也就是2023年世界最终结束疫情之后,经济运行方有望恢复周期性缓慢增长,人们生活回归常态,回归已经变得有些陌生的跨国旅行、商务应酬和没有顾虑的面对面交流等,举办一个简单的会议,也会线上线下同时热闹开通,即使生活中已经没有了疫情。
因此,2022年一定是过渡性的年份。盛世喧闹、生活艰辛、元宇宙冲击与心灵孤寂相伴而生。从更加长远的历史进程来说,也不是全然没有“机遇”。
对企业来说,经济下行或低谷时期,正好是摆脱盲目跟风、静心研究市场、储备人才技术、实现组织转型的宝贵时间;对于产业来说,正好是夯实需求供给、调整发展预期、加速数字转型的最佳机会;对于社会来说,正好是剔除浮躁心态、正视技术突变、回归人性本源、选择政策工具的策略调整期;对于个人来说,生活依然会常态般延续,读书、思考、研究、演讲,慢慢进入“后职业”时期,不是职业生涯的常规结束,而是拓展性、社会化、创造性职业发展的重新开始。
今天是2022年的第一天,朋友相约,专程到位于崇州市的“天演博物馆”参观,浏览澄江生物群(5.3亿年前)、恐龙化石(1.9亿年前)、关岭生物群(Guanling Biota,约2.2亿年前的晚三叠纪时期)、热河生物群(约1.4亿-2亿年前生活在东亚地区的一个古老的生物群)、哺乳动物(1.8亿年--4000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和人类进化(320万年前)的痕迹。博物馆里陈列着千年、万年、亿年的自然演化历程和洪荒过往,下面这个三叶虫化石,是寒武纪(约5.3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人类有文明记载的历史只是人类320万年历史的一个瞬间(文明史占人类历史只有0.3%),3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在数以亿计的生物演化的序列中,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一眨眼”。约5亿年前,三叶虫像恐龙一样灭绝的时候,地球已经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了。
公元2022年只是时间的小小延展。人类要足够谦卑,人们要每年自省。自以为高明的主义、延缓气候变化的争端和无休止的意识形态纷争,只是在证明一种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