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光:《中国科技论坛》“面向2035年加强从0到1原始创新的措施”专题研究组稿通知

(2019-10-20 17:08:20)
标签:

陈光

中国科技论坛

原始创新

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问题研究目录已经由科技部公布。《中国科技论坛》邀请15位组稿人,协助编辑部完成专题组稿。其中,专题《面向2035年加强从01原始创新的措施》确定由西南交通大学陈光教授协助编辑部完成专题组稿。

一、组稿对象

创新研究与实践领域术有专攻的专家学者和实业界人士,对科技创新政策有较深的研究兴趣和基础,能够围绕该专题,从多个角度研究或细化主题。

二、稿件要求

与学术论文有所不同,围绕主题,“大问题”、“小切口”,特别注重研究的时效性、针对性、对策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具体题目可自拟,稿件质量为唯一录用标准。本专题组稿5-6篇,每篇字数3000字。

三、组稿时间

《中国科技论坛》计划在2020-2021年通过专题笔谈的形式刊登。本专题组稿稿件投递截止时间是2020330日。

四、联系方式

1)稿件投递邮箱:grant_cn@163.com

联系人:刘鑫,电话:15982127007

2)编辑部联系人

迟凤玲,张九庆;联系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

 

五、撰稿主要内容

专题:面向2035年加强从01原始创新的措施

1)面向2035年中国创新战略转型与重点方向

凝炼国际竞争格局与国内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和新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分析我国原始创新的现状,研究制约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谋划面向2035年我国创新的战略转型与实施步骤。提出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2)面向2035年原始创新需求牵引与政策供给

研判我国未来15年创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厘清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开放创新的内涵与变化。基于原始创新的需求领域、需求强度和创新资源基础,分析现有政策供给的薄弱环节,提出实现从01原始创新的具体建议。

3)面向2035年突破性创新的测度、识别与预测

   总结概括识别突破性创新的方法,提出突破性创新动态识别与预测体系。建立适合我国产业和技术环节的诊断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的客观标准。诊断我国在哪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际差距。

4)面向2035年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与突破性创新

分析面向2035年的我国创新策源能力的水平与结构,剖析我国创新源头存在的能力缺失,提出驱动突破性创新的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的建议与对策。

5)面向2035年原始创新的容错机制构建

   分析中国技术、产业、市场和政府机制条件下,面向未来发展的原始创新的特征与规律,结合具体产业领域,研究原始创新容错机制的内涵、框架、内容、政策、实施等,提出实现从01原始创新的容错政策建议。

6)面向2035年从01原始创新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措施

   结合《中国制造2025》、《中国科技创新2030》的政策需求,选择新一代通信技术、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等重要技术产业领域,提出从01原始创新的路径选择、评价标准和主要措施,提出分阶段、多主体、针对性的保障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