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成都第二机场开工。成都第二机场开工本身,就是本周内可以名列前茅的社会新闻和产经事件。总投资718.64亿元,建成后能够满足900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需求。成都将一举成为中西部唯一、在北京和上海之后,中国第三座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成都将昂首挺胸走向国际交通枢纽城市的行列。
一座城市拥有“双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在短时间总量翻倍,对于市民的交往、工作与生活,对于推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对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都可以说意义重大。在成都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自然会关注“第二机场”的建设,同时,人们的热搜词还有“工业制造”。这是因为工业是一个城市通往现代化的必有之路。可以期待,成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必将给成都制造2025带来良好的预期。
首先,重大交通枢纽建设从来都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人们可以看到交通不甚发达并不 妨碍田园美丽风光,但是没有交通先行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工业的现代化。经过多年发展,成都已经拥有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和精密制造等传统优势,“第二机场”建设不仅意味旅客吞吐量增加和旅游业发展的机会,同时“第二机场”的建设和使用,带给传统制造业发展物流成本降低、原材料供给多元的诸多便利。
第二,据成都制造2025规划,将打造“大创造”、“大智造”和“大车城”三大工业板块,重点发展研发和创新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汽车(含新能源汽车)、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和航天等产业。“三大工业板块”中有多少技术、信息、人才、交流等可以借助现代交通的便捷而大为改观。这些面向未来的新兴朝阳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在“第二机场”竣工之日,得到长足发展。甚至,就因成都作为航空第三城的地位上升,事实上不可避免带来产业发展资源、资本和商机。也会显著缩小成都与沿海一线城市的发展差距。
第三,城市的发展将越来越智慧和柔性。创意创业、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方兴未艾,其本质是人力资本的城市管理和运营中的作用凸显。包括“第二机场”在内的交通设施,是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利好”与“亮点”。成为海内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关注点”,事实上已经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交融智慧、创造城市新生活的舞台。人们有理由相信,成都第二机场的建设与使用,一定会带给成都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