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一个多元治理的过程。日前参加一个社区治理论坛,大家都说社区会越来越成为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而一个社区本身的良性发展不可以少有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参与意识不能取代参与能力,参与能力还需要具体的参与路径和方法。我在会上提出社区公共参与的8大技术:
1、社区资源分析技术
社区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网络资源等。不同社区的资源禀赋有差异性,无论是社区管理主体、社区活动者还是社区居民,需要对社区资源进行分析。没有那个社区会以为他的资源是富有的,资源的稀缺性同样存在于社区之中。有两种技术思路,一是甄别出社区真正独特的资源,二是用“九屏幕法”等工具确认与社区可以链接的外部资源,它们往往成为社区启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2、利益分析与公共利益形成技术
社区工作的有效性当然不仅仅是热心人的公益表现。要明白不同的人们需要什么?没有利益的活动和行为实际上并不存在。利益有时候也不会体现在物质上的好处。公益人格与利益驱动可以兼得。社区的所有工作如果不能使人们生活状态有所改变,就很难持续。分析利益差异的目标之一是确认公共利益的存在。这应当是一个公共参与、讨论、让步甚至妥协的过程。公共利益是利益的交集或相互促进的那部分,是不同成员达成共识的基础。
3、社区价值认同技术
个体认同群体的价值不能仅仅靠道义和宣传。个体价值与社区价值的一致性是社区价值存在的前提,社区价值又是个体价值的升华和表达。找到个体价值与社区价值的相同点是社区价值认同的关键技术。
4、社区动员技术
社区里发生的公共事件,需要有基于价值和清晰目标的发动过程。社区动员需要制定可以实施的舆论策略、资源配置、应急处置等技术环节。
5、意见领袖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技术
从社区动员开始,意见领袖或有独特才能的个人成为关键因素,特别是有人格魅力的领袖人物成为引导公共参与的重要标识,甚至我们经常发现有没有这样的人物往往是社区工作成功与否的要害所在。但是,我们也常常会发现,在接下来的进程中社区意见领袖会与其他群体和个人常常意见相左,严重的还会导致社区动员、社区活动和社区价值的分裂和衰败。一种对意见领袖的制约与平衡技术是成长期社区需要提出的任务。
6、公共空间营造技术
社区需要长久保留公众活动、交流的公共空间,可以是物理空间,也可以是QQ群等信息空间。保留和提升公共空间对每一个参与者的独特价值,是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技术。
7、个体与公共事务的互动技术
社区的形成不是个体价值的消失,而是个体价值的再确认过程。社区管理者或主要主体要通过公共发布的方式让大家知道每一个个体是如何增加了社区的公共价值,说明每一个个体对社区是如何的重要。在个体与社区的界面上要有适时的更新和不间断的要素流动是可以采用的技术。
8、社区知识发掘与能力提升技术
社区活动是可以创造知识的。蕴含在个体、个体交往以及群体之中的经验和知识是社区自我成长的动力。成熟的社区需要有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发布、教育、培训、宣传等活动,将社区的隐性知识保留、传承下来。这有利于社区发展的持续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