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什么或者大学应该是什么?也就是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中国,常常没有被人们从原本意义上更多地关注。
在国外和境外,面向社会和公众,大学会通过规划文本、网站或者论坛郑重宣布她的使命和愿景(mission and
vision)。其实就是大学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外在表现。
大学的使命和愿景的表述,有三个要件,一是反映对大学社会功能和独特作用的认识;二是体现一所大学的历史和文化;三是反映大学对未来的理想和憧憬。
如战后日本京都大学的使命提出:“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部分,这一大学社会, 其宗旨是以探索真理为其神圣事业。”在大学这个学术组织中,
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是最重要的任务, 普林斯顿大学的大学理念强调:“大学之所以重要, 就是因为它保存和发展人类的知识,
没有什么工作比这更重要的了。”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使命宣言是: “通过研究、教学与学习, 创造、传播知识和艺术, 对社会提供和转换智力产品; 服务学生,
教会学生解决问题、领导和团队技能, 崇尚注重个人品质、道德行为、对社会的义务和对他人的尊重;发挥一个多元化、相对较小的大学社区的优势,
对思想的交流开放, 在这里促进发现、创造、个人能力和专业发展的繁荣”。
麻省理工学院(MIT) 的使命宣言是: “增进知识, 在科学技术及其他学术领域,
把学生培养成在21世纪服务于国家和世界最优秀的人才”。2000年, 牛津大学陈述自己新的使命:
“在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个领域都达到和保持卓越; 保持和发展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地位;
通过科研成果和毕业生的技能而造福于国际社会、国家和地方。密西根大学认为, 因为大学的使命非常复杂多样,并且不断变化。大学不只培养人才,
还包括产生知识和提供知识密集型的服务,
如科研、专业咨询、医疗保健和经济发展。然而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基于学习这一核心活动的。因此,集中到一个单一的使命上:大学的使命就是学习。
香港科技大学把学校定位为一所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 而又致力为本地服务的优秀学府。作为世界级学府,
在每一个精选的教研领域里走在国际前沿。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对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作为本地区的主力分子之一,
与政府及工商界通力合作, 把香港发展成为以知识为本的社会。
在最近的一个文稿中,我也尝试为我所服务的大学写上一段话:西南交通大学以建设交通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为目标,
秉承“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精神,严格要求,致力于激发学生潜能, 培养精英人才; 严谨治学,致力于攻克技术难题, 服务民族经济;
忠恕任事,致力于丰富思想宝库, 引领社会进步;开拓创新,致力于拓展国际视野, 促进文化繁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