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访问学习时间不长不短,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陈健民教授和王泳女士的精心安排,访学活动内容丰富,收获颇多。
正如陈健民教授所讲,公民社会的形成首先要有公民意识和公民性格,其中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宽容意识最为重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g5wn.html)。很难得,中心会安排每一位到访的学人与陈健民教授有一个单独面谈。有许多观点和想法是不谋而合的,我经常说到,此前的30年中国主要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后者30年是公民社会的艰难历程。真正的考验在未来。如果有人问,你想给中国带来什么变化或者你希望中国有怎样的变化?毫无疑问,许多人都希望带给或者看到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12月3日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做关于《灾后重建与公民社会发展之思考》的演讲,也表达了一个中国公民的理性思考。
当我把一个公共管理学院定位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把发展方向定位于与公民社会发展有关的公共管理问题时,事实上便是从比较长远的时间轴上,看待一个机构应该选择的一种价值。
在香港这个公民社会发育成熟、社会服务专业地道的城市,我们也见识了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对他们出色的工作有深刻印象(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g6sq.html)。对圣雅各福群会、“黑暗中的对话”、嘉道理农场、新生精神康复协会、生命导向中心的考察,也比较深切地了解到“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技巧。强化了我长久以来致力于“公益创业”实践的具体实施路径和方法。应该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访学,进一步确认了走一条更加贴近时代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治学之道的决毅。
由于在港时间相对较长,通过观摩游行、旁观赛马以及参与毅行者的活动,对香港政治行政、市民生活、科技教育、大学治理、城市管理、市政设施、社会福利、弱势关怀等方方面面大都有了一些了解。更重要的是,在自由、宽松的氛围和丰富、多样的藏书中,再次确认,心智的自由和宁静,行为的公义和广博,是不可以稍有放弃的价值所在。
附在港期间的几篇博文网址:
现代公民应该长什么样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g5wn.html)
在香港看企业的社会责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g6sq.html)
我是“毅行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g7qv.html)
先治理自己再治理天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g8nf.html)
你知道哪里游行最多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gaki.html)
感受香港社会服务的一天(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gbct.html)
将博彩与慈善进行到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a9c690100gbz1.html)
在香港中文大学做演讲:灾后重建与公民社会发展之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