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场合,我主持和参与策划过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或者活动。大凡成功的会议/论坛等,有几个要素非常重要:
第一,要有思想。会议/论坛等等有时也不过是个形式,会议/论坛可以做得很热闹,但是也许很快人们就会把它忘掉。在中国,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的会议/论坛似乎多了一点。思想是会议的灵魂。可以在学术思想交叉/人文理念提升/民生关注与应用和国际要素引入以及情景互动等方面,发掘和深化会议的主题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主题思想要明确/单一/有特色。
第二,要有整体构思。无论是会议/论坛的策划,还是一个具体论坛的主持。一定要有整体/流畅/相互铺垫/内容衔接/逐渐递进的整体设计与构思。主题报告与分组论坛之间,嘉宾演讲与听众提问之间要有碰撞和激荡。
第三,要有节奏和意外。没有准备的会议或者活动,也包括论坛的主持,很难取得成功;没有节奏和意外的会议或者论坛主持,也很难有出彩之处。就论坛主持的角度,在严肃话题与轻松幽默之间,在充分准备与意外设问之间,在围绕主题与个性情节之间,往往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看过我在第五届交通大学全球校友商界领袖峰会中的主持“社会进步与大学使命:交大校长论坛”的各位。也许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技巧”(下图)。
第四,要有高水平的会议和论坛的嘉宾。无论你如何巧妙设计和费尽心思,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会议代表和论坛嘉宾,很难有高水平的会议和论坛。若干年前,我曾经主持过首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2008年主持过中国公共服务国际会议,到会的都是第一流的学者和著名社会活动家,这样的会议和论坛,一定精彩。如果是论坛主持,主持人的思维敏捷和口才也很重要,但是,嘉宾的水平更加重要。如果说“交大校长论坛”效果不错,那是因为我可以与智者对话。

我在主持“校长论坛”

倾听嘉宾谈话,心里暗暗准备下一个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