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光:说说“文明劝导员”这件事儿

(2009-08-24 09:40:50)
标签:

杂谈

    8月16日晚,上岗不久的成都“文明劝导员”胡一敏和赵德明在长顺街农贸市场附近巡查时,发现有一经营烧烤摊的摊主出摊占道,好言相劝未果,摊主突然拳脚相向。胡一敏、赵德明被打伤。此事在社会上影响较大,《成都日报》、《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对我有采访,《成都电视台》今晚800节目组还做过一期节目。

    在我看来“文明劝导员被打事件”是城市管理中又一起典型的“冲突”事件,事件表明在“柔性劝导”的情况下,个别市民不仅不听“劝导”,反而大打出手,施暴于“文明劝导员”,其行为令人愤慨。“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对法律秩序的尊重、对老者的尊重、对女性的尊重。我们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的地方,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情景。这次小商贩违规占道经营、不听劝导、还对年长女性拳脚相加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不文明”行为。成都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成都的每一个市民都有维护城市文明形象的义务。

    成都此次公开招聘“文明劝导员”,330名“文明劝导员”上岗劝导,维护市场和生活秩序,是成都市城市管理的一项新的举措,50岁左右“妈妈城管”也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我知道其他城市也有类似做法,但是成都的做法更加具有现代城市的特点,有比较好的市民知晓度。当然,我希望“文明劝导员”数量应该逐渐增加,“文明劝导”的范围还可以逐渐扩大、“文明劝导员”还可以在上岗前接受管理礼仪、危机处理、冲突协调等方面的培训。

    成都在人性化管理方面已经做了很好的努力。“管”与“被管”的矛盾在任何城市都是存在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们对文明城市建设还没有达成最大的共识,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全体市民利益还没有被广泛接受。要“化解矛盾”需要做三件事。第一,继续推进执法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文明执法、依法执法、科学执法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根本;第二,全面提升市民的文化和文明素养,让每一个市民都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和维护者;第三,城市管理与保障民生相结合,特别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要善待他们,要做好引导和集中管理工作。

    《成都日报》(2009年8月24日)http://www.cdrb.com.cn/html/2009-08/24/content_66159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