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多各方讨论和修订,新医改方案终于揭开面纱。国家发改委网站14日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可以读到的要点如下:
1)确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思想。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公众“买单”公共卫生服务。未来医改在此领域所要做的是:加大财政投入、政府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到农村、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等。
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若干问题。事实上,这次医改方案,是协调各方意见的折衷的结果,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试点和明确。比如谁是提供公众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民营还是公立?各层次医院职能定位怎样?如何分工?供需之争也是此次医改方案的焦点之一,就是医疗费用从哪里来?医疗服务如何提供?是补供方还是补需方?方案在“投入机制”政策设计中,给出了“融合”解决之道,即政府增加卫生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即直接补助医疗机构)和需求方(补贴公众参加医疗保险)。目前中国药物80%是由医院“开”出去的,这也是问题较多的缘由,如何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医药分离的管理办法?
这次医改能不能获得成功?虽然问题好像很复杂,其实检验标准很简单:第一,基本医疗服务的受益面是不是有明显扩大?第二,群众看病是否不再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其是第二条,人们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我们的医改就成功了。否则,就是不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