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刚发生不久,有专家表示,灾区地表覆被严重受损,15个县市耕地损失接近150万亩,加上次生灾害严重威胁部分地区重建,保守估计至少10万灾区居民需要移民。
一般说来,移民安置主要有三种类型:原地安置;异地安置和部分原地重建、部分移民外迁安置.
如果考虑部分原地重建、部分移民外迁安置的方案.如果考虑到一方面,灾区多为生态环境极为敏感的高山峡谷区,建设用地较少,资源承载力较低;另一方面,四川地震灾区又是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可能远距离移民。因此,此次地震移民应该是原地安置和异地安置的结合.异地安置又包括本省异地安置和外省异地安置.
随着情况的逐渐明了,难民安置的规模,有专家估计最终要比三峡水库的移民规模大得多。政府需要准备好至少200-300万人的全国性和本地性移民安置的可能。
当年三峡水库采取了后退安置、登高安置的办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危害。而这一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如果仍然采取在震区内吞吐安置,便会对这一生态脆弱地区和人口高度稠密地区带来未来生存的许多潜在威胁。
我们需要在保持生态和维系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即使是本省本地安置,也基本上是完全重建,所需资金不会太少.
假如要将大约200万人口进行移民性安置,假如以每个人需要20万元的异地安置费计算,那么这200万人就需要4000亿元资金。应当看到,这次地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整个地震后重建和移民重新安置,估计至少需要1万亿资金!这大概相当于四川省一年的GD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