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学应当是一般人都应具备的一种人生经历。然而中国不同,庞大的人口基数,广阔的农村田野,十年的文革折腾,恢复高考三十年了,至今适龄青年最终走进大学的也不到60%。这两天陪女儿高考,感觉比我当年壮观多了,也累多了。在场外等女儿出来,心里想着一个问题:如果当年我没有考上大学,我会去做什么呢?
时间的一纬性使得人们一般难以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出精准的描述。但是,人生的轨迹可能怎样发生,总有一些可以寻思的条件和线索。因为生在军人家庭,如果当年我没有考上大学,极有可能“子从父业”,首先成为一名士兵。因为在我性格中不太有“武士”的强悍和军人的果敢,估计在部队也不会有太出色的表现。可能因为喜欢点文学,有机会成为一名与部队宣传工作有点关系的人。不久,便退伍了,安置在一个没有什么生气的国有单位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孝敬父母。单位一直不太景气,但是也来了一些有文化的大学生。于是大概在45岁时,我就提前退了,这也是许多单位都有的事情。“晚年”的生活提前到来,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空虚和不足。整日和社区的邻居们聊天、打牌,也许还会偶尔捡起早年的一些爱好,写写书法什么的。人可能会比现在胖点。毕竟,比较休闲嘛。
假设,就是假设。但是却能够让人忽然“惊醒”。原来生活是这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