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街头“哄客”让我们反思公共教育

(2007-03-11 07:57:13)
 

街头“哄客”让我们反思公共教育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2007-01-19

 在网络上,在现实中,那些喜欢看热闹、无端起哄生事的人有了一个群体的代名词:哄客。在网上百度一下,跳出的一条就在我们身边。12日上午9点多,一年轻女子独坐在成都市某酒店6楼的窗台上,试图跳楼轻生。在警方和消防官兵近5个小时的劝说中,楼下起哄声不断。哄客现象背后,有怎样的看客心态?社会舆论对此应怎样引导?


  115日,记者在成都冻青树街做了一个小调查。3位市民正坐在花园的椅子上享受冬日阳光。记者表明身份后问:如果这里突然发生打架斗殴、交通事故,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位40来岁的男子愣了愣,笑着说:打新闻热线。其他两位嬉笑着附合:就是。看到记者脸上尴尬的表情后,他们回过神来:其实应该先打110120

  留心报纸、电视、网络,举出更多类似上述情景的例子太容易了。但在网上搜索良久,竟少有大家一起为跳楼者担心,想办法让当事人保住生命、尽快下来的报道。是街头只有哄客,还是我们的媒体少了心眼?

  留心媒体的语言,听听街头的议论,跳楼这种轻生的方式已经被大家叫做跳楼秀,成了被舶来词汇演化而成的表演。网友一品在成都生活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不断有街头闹剧见诸媒体,最热闹的就是所谓跳楼秀。财产金钱纠纷、感情出了问题,许多人都选择爬上楼,声称要往下跳。等110119气喘吁吁跑过来,记者也到齐了,问题往往就能找到点解决的办法。大量警力、公共财力一次一次浪费,却少有人去心疼。媒体乐此不疲报道,渲染的往往是的细节。

  在成都太升路路口,骑摩托车路过的警官告诉记者:人都有好奇心,如果说看客还可以原谅的话,那些瞎起哄的人是不健康心态在作怪。他介绍,每天在街上巡逻,街头起哄者确实很普遍。本来警察在处理事故纠纷,但遭遇起哄者,往往会节外生枝。他痛心地介绍,他的同事就曾经历过一次失败,由于起哄者太过分,轻生者情绪失控,最终酿成了悲剧。

  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光告诉记者,跳楼秀中的起哄者表现是猎奇心理的不当反应,只扫自家门前雪背后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对哄客现象的批评之声,陈光认为,需要有冷静的态度。“‘哄客是社会心态的反应,如果从道德层面有太多谴责,反而会形成情绪的对立。应从背后找原因,文化背景中的糟粕、公共教育的缺失,才是看客、哄客多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去找。
记者黄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