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日《成都日报》发出消息:成都市社科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签订《科研、教育合作协议书》,拟共同创建“成都学”。2006年10月28日《成都日报》发布新闻:“成都学”诞生了!2006年10月28日《成都商报》以《开门“成都学”
专门“学”成都》为题,详细报道:“一门全新的学科-----成都学已经开始创建”....
然而,为什么要创建“成都学”?“成都学”的研究内涵是什么?最近我和我的同事戴宾教授等共同完成一篇论文《关于建立“成都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提到“成都学”使人很容易以一个学科来对待,深究其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其实“成都学”更应当理解为Chengdu
studies,只是为了与具体的成都问题研究相区别,也可以使用
Chengduology,但它的内涵一定是多个科学共同研究的一个领域而不是“一个学科”。我们同样认为,对于一个独特研究领域如何命名,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的实质是成都具有值得深入研究的“特质”,而且对于成都的研究也会“恒温”地发展下去。“成都学”构想的提出,只是升华成都研究的一种努力。正如复旦大学李辉博士在有关“上海学”争论时提出的见解:上海这个地方的确很值得深入系统地研究,但是否建立“上海学”其实只是一个“名”的问题,这并不影响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研究,为上海的研究确立“上海学”的“名”也许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大家如果一直就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不仅显得肤浅,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上海学”作为学科也许热不起来,但对于上海的研究一直会“恒温”地发展下去。
所谓“成都学”( Chengduology / Chengdu studies
)是一门具有地域性、交叉性、专门性、应用性特征的、以揭示成都发展独特规律为宗旨的多科学研究领域。“成都学”与具体成都问题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体现综合性和理论性。“成都学”综合运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技术,特别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理论和方法,从整体上研究成都内涵的人文特色、成都发展的独特规律及成都管理的独特方式。对于以上涉及独特文化、独特历史、独特管理三个方面的“特色”进行理论综合,就形成“成都学”研究的基本内涵。
成都拥有柔美闲适的“独特文化”,拥有延绵稳泰的“独特历史”,同时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许多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独特管理”,比如“规范化服务”、“城乡一体化”等,以上内容在诸多具体的“成都问题”研究中均富有成果。当分门别类研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提出综合性研究的必要,比如成都“独特文化”和“独特历史”具有怎样的相关性?“独特文化”和“独特历史”又怎样影响到成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成都有没有发展的独特性?有没有具有城市个性的规律?毫无疑问,成都拥有所有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成都学”将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发展的独特性进行理论归纳。揭示成都发展和管理的规律是“成都学”研究的宗旨。同时,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领域,“成都学”将特别借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从多角度探讨成都发展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和解决办法。因此,“成都学”研究的重要目的是:凸现成都的特色与亮点,服务成都的发展和管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