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政府打交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但是,在强势政府的中国,难免会有与政府或政府官员打交道的机会。发生与政府打交道的缘由,不外乎以下三类,一是有求于政府,比如企业主期望政府提供公共设施或政策优惠,学者希望服务政府以施展才华、被人高看等等;二是受政府管制或干预,比如行业部门的垄断计划或学者提出被政府认为“出格”的思想时,就会有管制和干预的出现;三是日常生活中涉及公共事务不得已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各种打交道的原因和方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强势而又不成熟的政府。
因为它强势,不可能自然产生与交流谈判对象的平等意识,交往的不对称性是显而易见的。资源、信息的不对称又会加剧交往的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与政府打交道的原则是确能增加双方的价值,特别是确能增加弱势一方的价值。当政府还不了解你想要做的事情时,你要尽可能告诉它事情本身会给政府带来什么好处;当政府有求于你时,你不必有求必应,根据自己的安排和可能来行动即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双方的不对称性。
因为它不成熟,我们就不必把政府的“热情”太当一会事,政府工作是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热得快,冷得也快。如果你要借政府之势来做一点事,那么,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超前一点意识到将会成为社会中心工作的话题,二是乘着政府还在关注某些话题,抓紧你的工作进程。因为政府不成熟,对于有可能对政府的决策进行咨询的那些机会,应该珍惜,这是帮助政府变得成熟,进而是有益于推进社会公共事务发展的时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