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会给学生作一个关于创新思维和情景训练的讲座,后天给省国资委作一次关于产业技术进步方面的演讲,这是事先确定的。之前,成都飞机公司、市科协、市经委有人来电话希望也给他们做个什么讲座,看看时间安排,实在没有空间,只好谢绝或答应再联系了。
不少机构和单位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培训安排,也总是希望找到最好的讲者来捧场。如果是我来组织相关演讲活动,对演讲者的挑选也是很挑剔的。邀请人来演讲和受邀请去演讲,情景是完全不同的。
我的原则是,一旦答应的演讲,就要认真对待,应该有争取最好效果的努力。事实上,良好的演讲状态和效果,于演讲者自己也是莫大的心理愉悦。当然,有时不能完全满足邀请者的恳求,可能也会让人有些失望。其中缘由,主要是时间、精力、内容设计、效果预期等多方面的考虑。时间总是稀缺的,说话,尤其是公开场合的说话,应尽可能给听众带来较大的价值。
演讲当然要有所准备,新手还应该充分准备,从主题、结构、语言、情节等方面做好准备。慢慢地,我有了另外一些体会,过分充分的准备,不一定能达到最好效果,因为它会限制临场的发挥。有讲稿而不用,有意识留下一些“未准备”空间,反而效果不错。
以前,我常常梦见忘记携带讲稿而急得一头大汗的情景,自从有了上面的体会后,没有再做过这样的梦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