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您的第一反映是,信教的人最相信“轮迴”。似乎也有点道理。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人毕达哥拉斯就曾经煞有介事地告诉他的学生说,他的灵魂曾在被人身上寄居了207年。这是生命轮迴的意思。类似的,还有西藏活佛的“灵童转世”等等。另有一些富含“宗教情感”的科学家,也创制出带有轮回色彩的科学理论。比如,有宇宙学家就认为,我们的宇宙经过850亿年,会经历一个从爆炸膨胀到塌陷收缩的周期,目前我们的宇宙处于爆炸阶段。然而,这些理论或主张太过高深,与世俗生活相距甚远。
从现实的角度说,我以为,其生态方式明显依赖具有周期性率动的人,可能是最相信“轮迴”的一族。有两类人具备“轮迴”基因。一是农民,春夏秋冬,播种收获,养成崇尚自然节律之美德;二是教师,送旧迎新,年复一年,成就生命代际转换之规律。
说教师是最相信“轮迴”的一类人,主要理由有三,一,教师的工作机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质。一年两个学期,四年一届学生,一个学期之中,每周要做什么,年年大体相同;二,学生届别更替让人直接体会“轮迴”的意义。学生一届届进来,又一届届出去,其成长历程也大体相同。当然也有不同,主要是时代变化太快。过去人们说,20年一代人,后来说,10年一代人。最近,有“大四”的学生向我“抱怨”,说他们与“大一”的新生已经没有共同语言。四岁之差,恍如隔世。周期依然,轮迴加速。三,知识的传递,只有扩散没有衰减。教师台上并非经意的几句话,可能会在学生中代代相传。10年之后的某一天,还会有人说起老旧记忆中的事情。如果认定教师是传播知识的载体,而一种思想和智慧是可以通过教师职业的工作不断“轮迴”下去的。也许,教师职业的精髓正在于此。
今天学校开学了,又处在一个“轮迴”的起点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