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先生一句“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不超过5人”的断言,已然激起层层波澜,引来海内外各种意见,有支持赞同的,也有激烈反对的。无论如何,丁学良先生的仗义执言,在学界是难能可贵的。
下午,有机会与来成都的丁学良先生一起吃饭。较近距离地感受这位名声斐然的香港学者。丁先生出生安徽宣城一个贫苦农家,说来还是我老乡呢。辗转上海、北京,后到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于大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专长于比较社会学、比较政治学、现代化问题与教育制度等研究。丁先生果然“平易近人”,几句老乡式地寒暄,已全无“大学者”的“派头”。早知道丁先生善于品酒,仅葡萄酒就说是喝过两千多种。开杯论酒,丁先生便“宣布”喝酒三定律:想喝什么酒就喝什么酒,想怎么喝就怎么喝,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于是,酒宴变得异常宽松。服务员上酒较慢,丁先生甚至等不急便自己取来一瓶啤酒,放在自己桌前。饮酒过程中,他不要别人为他斟酒,也不喜欢别人站起来敬酒。看得出来,随心所欲,平实无华,是丁先生的本然特质。他说起一次和朋友在路边喝酒,被人说成“假冒海外学者”。另一方面,言谈之中也真实流露出丁先生对于国事、天下事的“匹夫”之心,用他的话说叫做“为锦涛分忧,为家宝解难”。
接受良好教育的人会越来越多,远离本土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现代社会逐渐分为各个难以沟通的“阶层”。有所谓“菁英政治”、“大众文化”等。丁学良的可爱(也是可贵)之处在于他兼有“精英的眼光”和“草根的情怀”。也许这样的人真的在中国不超过5人。
我希望他有机会来我服务的学校做客,给老师同学做个讲座,他欣然应允。
酒还在喝着,话还在说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