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海角七号》:一部反华媚日的台独宣传片

标签:
除了我还有谁影评海角七号日本殖民地文化 |
分类: 除了我还有谁 |
过去这段时间,有关海角七号的争论似乎愈演愈烈。看过王丰先生的批判文章,看过胡同台妹的力挺文章,其实,分析和判断这类片子的核心,首先在于搞清楚其创作班子的个人经历。一个人或者一班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必定会在其言论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不管其伪装得如何巧妙、如何煽情。
先来看导演。如果说,编剧是用文字来勾勒轮廓、水墨写意的话,那么导演就是用镜头来工笔人物、润色写实。在很大程度上,编剧和导演能否充分理解对方的创作意图,如何找到创作意图的实现途径,是影片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片的编剧和导演由魏德圣一肩挑,减少了沟通层次,使魏德圣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完整地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搞清楚了魏德圣的想法,就能搞清楚《海角七号》割裂两岸、鼓吹台独、粉饰殖民侵略、美化军国主义的根本目的。
导演兼编剧魏德圣,1968年8月16日生,中国台湾省台南县永康市人,远东工专(现远东科技大学)电机科毕业。作为地道的台湾省南部人,魏德圣思维和做事的台湾南部风格,说白了也就是甘当日本殖民地“良民”的身份归属和人生追求是显而易见的。经过长期的与大陆隔绝——不仅是联系上的隔绝,而且是文化传承、思维方式、思想认识和历史认同等所有方面,从来没有参与过创造中国历史,尤其是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历史的荣耀感,没有延续中华文明的责任感,没有荣辱与共的归属感,有的只是被臣服、被占领、被同化的记忆,如同被强行劫掠的满清藩属国琉球,在历史认同观、身份认同观上早已经从上几辈起就深深打上了日本殖民地“良民”的烙印。
这种烙印,在当今东北亚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的大格局中,常常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民进党独派和深绿民众片面强化本土意识、台湾意识,刻意模糊、歪曲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以是否扩大两岸交流作为争取所谓“国际空间”、确保所谓“台湾人尊严”的筹码,为两岸交流设置障碍,并挑拨南部民众,制造和强化对大陆的不信任,谋求在台湾省南部地区所谓“主流民意”上的独立、半独立和变相独立。一方面,负有“原罪”的国民党,在失去行政权到夺回行政权的过程中,在直选体制和蓝绿割据的残酷现实中,为赢得决定性的中间选票而刻意模糊两岸历史渊源、中华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间对所谓“台湾意识、台湾精神”的过当宣传,将本来意义单纯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探索民主的台湾现代发展史,幻化为台独精神家园、台独民意正当性的注脚而主动背书。再一方面,就是从导演个人意识和影片中流露出来的,南台湾社会对升斗小民日常生活的享受与陶醉,对历史国家民族之类议题的强烈抵触和罕见仇视,对独立于中国之外甚至台湾之外的“主体意识”的极端在意。这一点,大概才是深谙台湾社会的王丰先生,将《海角七号》批之为大毒草的根本原因所在。
再来看影片。全片的日本殖民痕迹、殖民地湾民被强暴百年后诡异的受虐快感,在历史和现实两条线索的递进中随处可见。从片头1945年日军战败撤离台湾的历史场面,到意外被安排筹办演唱会而滞留恒春小镇的过气日本女孩友子的种种不顺;从一口流利日语的老邮差茂伯,到同样日语流利的宾馆清洁工——小女孩大大的单亲妈妈,再到应邀来演出的日本乐队,而贯穿全片的,则是日籍男教师60年前在离开台湾的航船上写下的七封情书。从1945年被国民政府收复至今又过了65年,而100年倭寇殖民统治的精神和文化余孽居然在湾民的脑子和意识中如此顽固不化,如此深入骨髓,简直是对全世界反法西斯、反军国主义正义战争的公然挑衅,完全是对人类社会基本道德、基本良知、基本常识和基本人性的莫大耻辱,是全体中国人和5000年中国光辉灿烂历史的莫大耻辱!
在情书中屡次提及,并出现在范逸臣演唱中的《国境之南》,其实就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台湾省的称呼。虽然镜头中的“国境之南”仅仅是单纯的、充满椰风海韵、乡村渔家风情的恒春,虽然范逸臣歌曲中的“国境之南”不过是一对沦落天涯、各怀委屈、离奇相爱的异国恋人的定情地,但背负着殖民统治罪恶的“国境之南”一词,却无法让稍懂历史的人视而不见,尤其是在所谓风光和情爱背后,丑陋的军国主义余孽的倭寇高贵感、日语高贵感以及在文化上图谋割裂中国台湾省与中国大陆各省区市的地理联系、在历史上图谋割裂中国台湾省与中国5000年历史的当然联系的卑鄙用心,无一不反映了魏德胜及其拍摄班子在台独分裂道路上的“努力奋斗和不懈追求”!
再仔细看看影片里的风景,你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恒春小镇的街市布局、民居木制结构和内部装饰、民众相互鞠躬致意的习惯,活脱脱一个台湾版的日本小镇。对比同样战败的德国,正是由于存在着上至首相、下至国民,从来没有以实际行动彻底反思过那场侵略战争,以靖国神社为代表的日本军国主义阴魂及数量庞大的日军后人在侵略问题上的歪曲史实,屡屡挑战中国主流民意和外交红线的客观现实,才使这样一部充满日本殖民味道的所谓台湾省“本土”电影被台独势力如此热烈的逢迎捧场、鼓噪吹捧。
如果没有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没有日本的对华侵略战争,没有日本右翼分子和倭寇在台湾省100年来各种残渣余孽势力对侵略历史处心积虑的歪曲和对中国挥之不去的敌视,《海角七号》也许勉强可以当作一部轻喜剧或风光小片。但让人啼笑皆非和莫名其妙的是,原本属于我泱泱中华的台湾省恒春的自然风光,居然成了湾民和台独奴才们试图极力融入倭寇怀抱,极力渴望流着“高贵”的军国主义血液、极力表现出一副能与其主子的侵略殖民胃口相适应的“投名状”、“入伙帖”,不能不让每一个有骨气、不怕鬼、不信邪的中华儿女深度鄙视和强烈谴责!“国境之南”,一个充满了日本法西斯100年侵略统治肮脏历史的殖民词语,必须给予其最猛烈的严厉抨击和当头棒喝!而这个以献媚倭寇、甘当奴才、为日本军国主义张目翻案为隐形目的的“海角七号”,也必将以200年汉奸之名,被牢牢钉死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当今和后世的每一个中华儿女同声唾弃、一致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