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重庆晚报》2025年6月5日刊发散文《巴渝老场羊石盘》收藏存谢。

(2025-06-05 17:03:17)
https://epaper.cqdsrb.com.cn/pic/202506/05/d8dbaa1a-de81-4a19-95f0-23ff7ec3634f.jpg.2

老 重 庆

巴渝老场羊石盘

版次:007    作者:施迎合2025年06月05日

重庆江津石蟆羊石,我是熟悉的。在我还是读书娃儿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说话口音极重,夹着浓郁乡言,比如说把“等一会”说成“等哈各”,“下午”说成“少午期了”等等,大家嬉笑着跟到学。问其是何方人氏?答复道:“羊石盘的……”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并对这处偏远的场镇充满了好奇。

何谓羊石呢?《江津县志》有如此记载:“羊石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南接四川省合江县,西与重庆永川隔江相望。羊石场建在长江边上的一尊大石盘上,相传其东曾有羊儿庙,故名羊石盘。1941年建乡,辖虎头、石盘、风南、中坝等13个村。乡政府驻羊石盘,距县城约88公里。”依此可知,羊石以前为乡政府机构,后在撤乡并镇机构调整中,划归石蟆镇,从而成为石蟆镇治下的社区委员会。

前往羊石的旅途是快乐的。从石蟆口古场驱车出来,逶迤盘旋于青葱田野中的乡村公路像一条细细的腰带,缠绕在白云与原野饱满的腰间,起伏腾挪的田园山水里,繁盛野花与稻田果木交相重叠,活脱如一幅现代乡村传统写意画,淋漓尽致展现在朴素雅致的山色里。转过一个又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水天相连的远处,一条奔流的大江亮堂开来,不用导游解说我们也知道,那就是横贯巴渝重庆全境的长江了。在长江南岸一侧,依稀可见一排青砖青瓦、高低错落的房屋,它们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摆放在滚滚东流的江岸之上,羊石盘就以这样鲜活的面目闪亮在我们的瞳孔里。

进入羊石场镇,想象中的老街不在,站立在我面前的是宽阔的街道:钢筋水泥楼房、笔直的绿化树和街道两侧的商铺饭馆旅店。老街呢?在当地老人的指点下,疑惑瞬间一扫而光。

原来羊石老街在新场下面。顺着街市一侧那条弯曲的石梯小道而下,羊石老街就逼真地呈现出它古老的身板和沧桑的面容。老街真的上了些岁数了。整个老街呈缓坡、阶梯似由高向低顺延,沿街左右房屋高低错落,结构上主要采用穿斗式木构架,屋顶形式为悬山式,前坡短,后坡长,高一至二层不等,墙壁多采用木板、竹笆、墙面糊泥,涂以白灰装饰。老街已鲜有人居住,偶尔能透过几家敞开的门户和雕花的窗棂,窥视到几缕散漫的人间光亮,似在告诉来访的人们,羊石老街还在,还活在流逝的岁月里。

一位坐在屋檐下的老者操着浓厚的羊石方言说:“这里以前闹热得很,每逢三六九赶场,对面四川合江榕山的都要坐船过来,有时还有贵州赤水的,附近石蟆、朱杨镇的更不消说啰……”听着老者流水般的叨念,我想,时光真是一柄锋利的宝剑,它在削砍掉那些陈旧的东西之时,却把美好留给了人间,就如我眼前的羊石老场,虽破旧不堪,但它作为曾经的集散之地、车马要道却长久存在于历史长河里,活在巴渝史册里……

沿着老场蜿蜒着继续向下,波澜壮阔的长江陡然跃升在我惊喜的视野里。在长江岸畔,是一片宽敞浩大、相对平整的沙滩石块。偌大的石块连着长江,江边是渡口,有机动轮驳载着两岸渡客通往对面的江心小岛中坝,以及合江、朱杨等地。为了方便过客,江边的陡坡上开凿了供人往来行走的古石梯。而靠岸一侧,依山势而建、巍然屹立在石头之上的即是羊石老场。我想,在地域磅礴的大重庆,石蟆羊石盘虽小,但作为一个古老的场镇,它当与流经于它身旁的江河一样,被历史记住,被勤劳质朴的巴渝子民们记住。

(作者系重庆江津区作协监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