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重庆政协报》2022年3月29是刊发散文《塘河婚俗》收藏

(2022-03-29 15:51:04)

塘河婚俗

作者 施迎合

知道塘河婚俗,是在多年前一个暖洋洋的秋日。当时,正在塘河老街收集民俗的我,突然被一阵阵清亮的唢呐和长声吆吆的唱和吸引住了,抬眼一看,只见一顶描凤绘彩的花轿摇晃颠簸而来,顿时,喜气便盈满了窄窄的老街。

江津塘河古镇地位于渝、川、黔相交地带。据《塘河乡志》记载:塘河婚俗始于宋代,兴盛于明代,清朝时期传至重庆的永川、巴南、綦江以及四川的合江,贵州的赤水、习水等地。在封建社会,婚姻为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妇女必需缠脚,以“三寸金莲”为美,因此结婚只能坐轿。后陋习废除,花轿仅遗留下了20多顶,其中塘河古镇民间收藏家尹治安处的一顶花轿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工艺精湛,保存完整。

塘河婚俗包含说媒、做相、开庚、男方办嫁妆、女方办嫁妆、出阁、送亲迎娶、拜堂、办筵席酒、闹房、参厨、谢媒等十二个礼仪过程,而“哭嫁”极具特色。

哭嫁即是姑娘上轿前,即将离开父母、兄弟姐妹时的哭别。姑娘哭嫁,一是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自己就要出嫁了,离开父母亲人,今后难得相见,不能报答养育之恩,因此心里感到万分伤心;二是感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结束,从此步入成年,开始为人之妇。

作为第一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塘河婚俗,具有浓郁的渝、川、黔乡土风韵。婚俗花轿、服饰做工考究,民间工艺艺术价值较高。整个婚礼过程充满了嫁娶双方的喜、怒、哀、乐,汇集了吹打乐,婚礼的筵席具有独特的渝、川、黔菜肴风味……游客尽可从中领略塘河婚俗独特的民俗风情,或客串一回吹鼓手,做一次轿夫,或扮一回新娘,体验一把花轿上下颠簸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