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英语发现之旅六:关于磨耳朵和翻译

(2013-08-18 19:00:00)
标签:

磨耳朵

语感

辨音

育儿

分类: 宝宝英语
最近宝宝的英语启蒙在连续性上稍有懈怠,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天的英文输入比较少,有时候由于网络问题,有时候工作忙不能兼顾;
2、英文绘本一直比较畏难,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读,导致听读的脱节;
3、孩子英语输出很少,让我觉得没啥成就感,因而损伤了孩子和我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的英语启蒙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的进行着,有时间的话我们会看《洪恩幼儿英语》,《KIDSABC》,这两个都是以教英语为主的,语速很慢,情节性强,点点很喜欢看。
听网友介绍说《粉红猪小妹》(PEPPA PIG)不错,我们也开始看,点点也看的很有趣,跟着角色笑。和前面的两个相比这个动画片语速较快,有些整句连贯说的就连点妈我一下子也吃不准;与此同时点点一同看的还有《花园宝宝》的英文版,我的口号是既然看动画片,咱就不能仅仅娱乐,得和英语启蒙同步进行。

但是问题也随之产生了——看英文版动画片的时候要不要给孩子翻译?

这首先还得从分析点点的情况入手。点点语言能力相较于同年龄人稍强一些,他总是希求一种对于语言的准确的表达。我有天说,我假装是你的妈妈哈。他立即纠正道:不是假装,你本来就是我的妈妈啊。
至于“刚刚”“已经”“一点点”等副词他也力求准确的表达。
总之点点是个语言能力稍强而且喜欢抠字眼的人。

这样他看动画片就有点着急,花园宝宝我们一开始看的是中文,后来我发现这个情节比较简单,就给他找英文版的看,他看着突然冒了一句:妈妈,我看不懂。我一时语塞,幸亏他被情节吸引,没让我转换成中文的,要不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
我听到他说看不懂的时候挺心焦的,总觉得孩子挺可怜,人家看动画片就为了点娱乐,我还用英语让他看不懂,我是不是太残忍了?于是我就把大体的意思跟他翻译了,结果他就用中文一句句说,比如粉红小猪里的Jump muddy puddles,意思就是踩水洼,每次他看到直接就用中文跟我说,妈妈他们又在踩水洼了。
一方面为孩子听不懂而着急,另一方面孩子的输出又丝毫不见成效,我们的英语启蒙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
突破点在哪里?我找来了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寻找答案。
对于要对应中文意思,实在是妈妈们的喜好,是我以自己讲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人的思维方式,安妮鲜花这样解释道:
从小英语语音输入越少的孩子,中文能力越强,英语输入越困难,孩子会不自觉的要求对应中文意思。而年龄较小的孩子,往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原来如此!点点已经把中文意思一再牢固确立,所以中文语言的发展在这里可能成为孩子学习外语的一个阻碍,看来突破英语的强势地位我得加大英文的输入力度。
每天最好能保证1-2个小时的英文输入,以便于磨耳朵。

再看看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做翻译呢?
当中我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磨英文耳朵的关键不在于听懂每一个单词,而在于熟悉英语的韵律节奏,培养语感。首先要让孩子大脑中储存足够多的语音信号,他们才能区分各种语音信号的不同,所谓的辨音能力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段文字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就是说对于当前的点点来说,翻译所指向的是对情节的把握,这种对情节的把握不是英语启蒙的重心,这应是绘本故事所承载的内容,当孩子在看《粉红猪小妹》等原版动画片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以故事为媒介,增加孩子听英语的机会,而不是仅仅习得一个故事,所以在此还是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坚持给孩子磨耳朵。
由此关于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全部解决了,但孩子的学习显然没有如此简单。

想起我家孩子学说母语的时候,整天磨耳朵的资源可谓不少,爷爷奶奶,周围邻居各种方言输入,但是点点丝毫不为所动,而是跟着我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当中对于英语学习有什么启示呢?
磨耳朵也要入心方可!

我发现点点看动画片时候,如果没有情节的引领他会走神,无法专注,而无专注的磨耳朵是无效的,所以磨耳朵是目的,但是翻译其实是借助于情节的辅助让孩子进一步保持专注。
所以看英文原版动画片的时候应该以磨耳朵为主要目标,但是当孩子出现因意思不理解而出现走神分心的情况,需要给与一定的情节指导,让孩子听懂,如此磨耳朵才能真正入心。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点妈深以为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