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2011点点阳光
2011点点阳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17
  • 关注人气:4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机器绑架了你的孩子

(2013-07-07 18:59:25)
标签:

育儿

机器

陪伴

分类: 育儿心得
http://s12/bmiddle/4a09fe77ge0eac231074b&690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为机器所控制。
有天家里停电,住在农村的婆婆觉得非常棘手,因为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几乎难以为继,电饭煲、电磁炉使得家里搭的灶台几乎成了摆设。对于公婆这一代出生于4,50年代的人来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他们梦想中的理想生活,可是如今别说电话就是手机也是人人必备,电压力锅,洗衣机甚至是网络更是改变了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对于我们这一代70、80后,更是受到了这股科技机器风潮的影响.我家在我7岁时候拥有了一台黑白电视,当家里的第一台电视买回来的时候我躺在穿上看《聪明的一休》,那种来自心底的喜悦至今恍如昨日,记忆犹新。02年参加工作拥有了第一部大块头的手机,03年利用攒下来的工资买了台式电脑,(那时候笔记本还是个奢侈品,记得一次停电,隔壁同事的笔记本电脑还在使用,我弱弱的问他没电了电脑怎么还可以使用?)04年买了MP3,而以前我们都是听那种廉价的随声听听磁带,或者听CD,05年买了数码相机,出门旅游的时候可以随时拍录下自己的肖像了,机器在逐步丰富着充实着我的生活。
对于90后,00后而言,这种被机器打下的烙印更加明显。
每次上课的时候我的90后大学生学生们忙着用手机看资讯,发微博,玩微信,上课的时候甚至不及抬头,对于考试成绩也漠不关心,他们不觉中被机器控制却无能为力,有种身在此山中的顺应。
更有甚者,这段时间点点生病的日子里,我带着他在儿童医院里候诊,看见4、5岁的孩子在候诊的时候熟练的玩着爸爸妈妈的手机或者IPAD,玩着切水果或者其他的小游戏,或者看着《熊出没》,他们熟练的用刚刚学会精细动作的小手指划过屏幕,表情忘我而投入,愉悦而自足。
看的我触目惊心,难道我们的孩子这么小就要被机器控制?
我的一位70后同事跟我描述了家庭里存在的这种冲突,去年家里赶潮流买了一个IPAD,现在这个机器主要是孩子使用,90后女儿正处于高中学习紧张阶段,其实并没有多少时间玩电脑,但是有时间的时候会玩玩PAD,她说女儿每次按ENTER键的时候总是一副非常满足的神态,仿佛完成了一个重大项目,亦或有什么重大突破,妈妈不满的说,我们平时用电脑的时候也就这么轻轻敲击键盘,至于这样怡然自得,人机一体吗?
孩子很快就要上大学了,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和机器相处,更新换代的机器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但是我却隐隐有些担忧。
被机器过多控制的孩子注意力、专注力,以及社会性交往能力等都会发展缓慢,甚至直接构成不可修复的影响。
相比较视听全方位的IPAD,我更钟情于小小的故事机,只有声音没有画面,给孩子的想象力更多的空间。
相比较绘声绘色的《熊出没》电视,我会直接买书回来讲给孩子听,而避免孩子视听同步。视觉素材的提供但是静态的纸质书虽然兴趣上确实欠缺了点,但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借由故事书中的叙述而非电视画面的直接跳跃得到了发展。

现今电视广告上有卖各种各样的宝贝电脑,早教机器,当中不乏有些夸大其词,有一天我被说动了,特地去电器卖场去看看,何谓宝贝电脑,一看价值不菲,999元左右,还有更昂贵的,功能当然是非常齐全的,有故事,有英语,有科普,有游戏,几乎囊括了早教的所有领域,似乎有了这个电脑孩子的教育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我看了一下就打消了这个年头,对于孩子来说机器永远是机器,不要本末倒置,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父母的陪伴,不要指望机器能帮你解决一切问题,人才是这个地球真正的主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