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入园时请允许孩子哭

(2013-03-05 14:38:28)
标签:

初入园

允许

哭泣

分类: 育儿心得
又到一年入园时。
最近很多博友纷纷撰文为刚入园的孩子的家长支招,诸如“入园全攻略”,“入园妙招”等词汇不时跃入眼帘,这些家长无私分享,从入园前的考察,采取各种方式带宝宝提前适应等方略的提出和探讨,让很多家长从众或益。
但是从这些诸多内容中,我感到其中忽视了一个问题: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孩子的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如果是共性问题,无需过忧,如果是个性问题,则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从众多家长的分析和阅读的文献资料来看,这其实是一种共性问题。原因只有一个——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在孩子初入园时,由于面临和家长的分离,而出现的一种影响孩子正常生活的焦虑不安状态。分析清楚原因之后,点妈认为:初入园时应允许孩子哭。

1、初入园时宝宝的哭泣意味着孩子会正常的表达情绪。
孩子入园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从家长来说,整天绕于膝下的孩子不会时时刻刻在自己的身边了,他吃的怎么样,睡觉正常,健康如何?即使孩子不在身边,家长仍然需要操心。对于孩子更是如此,这是他第一次走上社会,当他踏出家里的门廊走向,就意味着他要逐渐变成一个社会人了。
这对于孩子来说他幼小人生中非常的大的一次转折。所以哭是正常,不哭是不正常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哭,除非这个孩子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否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潜藏着一些非正常的种子。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和孩子情感联系建立的不够导致孩子情感发展偏差。
我有个朋友,将自己的孩子在2岁8个月入园,这其实也不算太早,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她说她把孩子接回家来了,因为孩子不适应。我问怎么个不适应法,妈妈眼圈顿时红了起来。
原来这个宝宝,入园之后,根本不哭不闹,在一开始也央求妈妈不入园,无果之后,每天入园之后就直接搬个小凳子,坐在教室的后排,不和老师说话,也不和同伴交流,一个人不说也不动。朋友偶尔通过教室的玻璃看见往昔活泼的孩子变成这个样子心痛不已,当机立断将孩子接回家,孩子这才逐渐从这种创伤中恢复过来。下一次入园之后怎么办呢?很替孩子担心。
所以孩子哭泣反而是初入园孩子的正常表现,应该允许孩子哭泣。

2、孩子哭有时候只是一种暂时性表象。
大晨妈妈《一本书看懂孩子的世界》也用诙谐的语调和有趣的画面描述了这个现象。说第一次把大晨送到学校,大晨在学校门口大哭,妈妈,你一定要早点来接我啊,泪眼婆娑。妈妈狠下心上班去了,结果一整天妈妈都心不在焉,心神不宁,孩子的哭脸总是在妈妈眼前晃荡,恨不得长双翅膀飞到孩子的身边……终于捱到下班的点儿了,飞速冲到幼儿园们口等待,想想孩子哭着朝自己奔来的情景,妈妈的心再次碎了。结果远远看见孩子蹦蹦跳跳的过来了,还跟妈妈炫耀自己的小红花。
可以想见,对于孩子来说,哭泣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表象,孩子不会长时间处于哭泣状态。“尽管大晨头几天有点儿厌学症,但是我经过在窗外偷偷的观察得知,他还是很喜欢和小朋友们交流的,他们一起唱跑调的歌,一起排着队上厕所,一起挤着看动画片,一起乐呵呵的傻笑……真的,他们比我们想象中的坚强,更比我们想象中快乐!”
所以家长大可不必将将孩子送入园看成是生离死别,难舍难分,更无须演绎得如此悲壮。

当孩子初入园时,请允许孩子哭泣,这是他们的权利。家长无需自责,而要保持理智的认识,分析孩子哭泣的原因,逐渐帮助宝宝克服,当然如果哭泣强度大,时间长,则是个性问题需要家长反思自身, 采取个性化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