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inux发展的进入“不惑”之年

(2006-07-21 21:21:54)
分类: 开源电信
疑惑、困惑还是不惑,在Linux领域工作5年以上的人都会有经历全部或者部分这样的感觉。在Linux如火如荼的发展了10年后,是该到回顾总结的时候了。
 
作者经历了Linux的服务器、桌面和嵌入式发展的黄金时期(2000年到现在),将Linux的发展总结为如下四个时期:
 
1、个人兴趣驱动时期:1991-1992,这个时期Linus Torvalds个人的兴趣成为了这个伟大软件的“星星之火”,这一阶段Linux的主要代码还是由Linus个人完成,但是随着1.0版本的即将推出,开发队伍逐渐壮大。
2、开发社区形成时期:1992-1998,大量的开发人员自觉地加入了代码贡献队伍中来,使得Linus本人直接撰写的代码比例下降很快,各种发行版本、论坛、杂志等社区要素形成并发展。
3、商业力量介入时期:1998-2005,随着Linux发行公司产生,以及各大IT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大量的商业用户要么开始贡献自己的代码,要么形成了Linux及开发战略。使得Linux成为主流操作系统之一。
4、用户需求驱动时期:2005-?,这个时期是随着Linux从“草根”演变成为操作系统俱乐部的“VIP”,所有人都开始思考,开放源码和Linux的发展方向何在。Linux开发社区的指导思想如何从“替代”向“领先”演变,同时也涉及到了Linux发展的核心动力问题。部分答案被提出来了,过去的开源社区是立足于解决问题的,现在是不是应该向“满足需求”转变呢?然而,需求又从何而来呢?
 
如果能够将Linux发展和中国古人关于人的年龄相关的说法,作者觉得Linux发展的四个阶段正好对应上“志学,弱冠,而立,不惑”的人生历程。那么进而,“不惑”之年的Linux更应该是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这其实就是“需求驱动”。
 
其实用户“需求驱动”对于Linux来说还会部分演变成为:厂商驱动、社区驱动等。但是显著的变化是,厂商和社区在这一阶段是通过提供令人信服的需求分析来施加影响的,尤其要指出,随着Linux在移动电话和其他电信终端领域的广泛应用,来自电信运营商的需求十分有可能极大的影响开发社区,因为运营商通常代表了一个十分巨大的用户群的集体意见,或者至少是能够形成极大应用趋势的主意。LiPS Forum(Linux电话终端论坛)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将运营商的需求与厂商的技术实现可能性相结合后,产生了一个以API标准形式的“需求”,提供给开发社区。这种策略正好顺应了Linux自身的发展。
 
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是:还有什么样的需求产生方式会推动Linux的发展呢?Linux的“知天命”之年什么时候回来,而且会是什么样子呢?
 
您的意见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