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开源电信 |
每每提到是本人创建了LiPS论坛,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反应都是疑惑、不解、有点怀疑。我不想找出人证、物证或者公证,好像做了整容又不愿承认一样,更想跟读者分享这样一个经历,也许会有帮助。
这件事说来话也不长,但是必须从我上一个工作聊起。我是于2000年初从中科院软件所加入红旗公司(国内Linux公司)的,当时正值互联网和开放源代码十分红火的时候,市场上一片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繁荣景像,大家只关注于提高技术和用户。就在这种大环境下,我由技术人员摇身一变成了产品经理,负责红旗Linux桌面和服务器产品线。可怜的我找遍了所有的书店,遍访名师,还是搞不清楚怎么做产品。胡乱之中,弄了个“红旗Linux桌面版2.0”,在公司开业一个月后的2000年8月,一个互联网时期典型的豪华发布会和不计成本制造出来产品,就在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一个月没日没夜的工作下圆满完成了。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这个产品一下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品,奠定了中国在全球Linux桌面版的领先地位。从此红旗走上了领先者的行列。被偶然地成功冲昏头脑的情况下,我开始大举PK微软,就有了“著名”的“红旗公司黄思源说:我赚1元微软损失300”的媒体报道。推出了200元的红旗Linux服务器版本,招到了公司内外一致的反对,就结束了我作为产品经理的生涯-才6个月。接下来的历史,我的版本就成孤本了,因为所有人基本上都忘了,在后来的9个月,我成为了公司的海外市场总监,市场和业务发展总监。还好,我这个人是一颗红心n种准备,竟然把海外市场“认真”起来,一举把红旗插到了香港和台湾。终于与2001年9月,老板想起了我(哈哈,不要以为是好事情),一通提拔成了副总裁,负责嵌入式事业部,一个曾经充满幻想、拥有无限权利的部门,正在经历着泡沫破灭后的痛苦。从此,我的嵌入式Linux生涯就开始了... ...
以项目为基础的业务模式,在我的分析下变得苍白无力。简单的说,项目越多,人力和成本越大,考虑到项目成功率的风险,赚钱就变得很难。所以,我建议老板改攻产品,两个方向:嵌入式Java虚拟机,基于Linux的PDA和电话应用。那是2001年12月的事请。同时起步的企业,一家卖了3600万美元,一家融资千万美元,另外一家卖了500万美元。最终的决定是:继续做项目直到成功。作为一个坚决执行指令的“专业人士”,我开始了漫长和痛苦的挣扎。通过了一整子筛选,取消了90%的项目以后,部门终于稳定的在工业控制领域和移动产品的嵌入式Linux项目上,销售收入跟预想的一样。直到有一天曙光出现了,韩国Mizi公司(CEO是我的朋友)在为Samsung提供了移动电话上的Linux应用软件以后,把我引见给了Samsung,目的是想让红旗提供本地技术支持。在经过了几个月的工作以后,世界上第一个“Linux手机第三方应用开发支持”计划(看看,世界第一是多么容易),只有在Linux电话大量上市后才会现形的问题,我们遇到了,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缺乏标准的开发环境等等问题在我的脑子里植根了。那是2003年,对于行业来说算是比较早的思考和实践了。直到2004年3月我离开红旗公司,项目也随着我的离开,不了了之了。但是,我要说,“革命”的种子却种下了。
2004年4月,我见到了现在的老板,法国电信中国研发中心(法电)CTO,本来只想乘着“休假”建立一下行业联系,但是谁想被一举拿下,给了很自由的发挥余地,对于一个世界100强企业,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法国电信作为运营商给了我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然其中相当的部分,被事后证明是十分理想化的),我为老板做了一个建立法电第一个开放源代码实验室的想法,在计划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Linux手机API标准化,同时提出了建立开源的电信网络架构(这个就是目前开源电信理想的重要部分)。
这就是创建LiPS Forum的想法由来。从中我学到了,任何“伟大”的想法都需要:积累、机遇、坚持。
这件事说来话也不长,但是必须从我上一个工作聊起。我是于2000年初从中科院软件所加入红旗公司(国内Linux公司)的,当时正值互联网和开放源代码十分红火的时候,市场上一片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繁荣景像,大家只关注于提高技术和用户。就在这种大环境下,我由技术人员摇身一变成了产品经理,负责红旗Linux桌面和服务器产品线。可怜的我找遍了所有的书店,遍访名师,还是搞不清楚怎么做产品。胡乱之中,弄了个“红旗Linux桌面版2.0”,在公司开业一个月后的2000年8月,一个互联网时期典型的豪华发布会和不计成本制造出来产品,就在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一个月没日没夜的工作下圆满完成了。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这个产品一下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品,奠定了中国在全球Linux桌面版的领先地位。从此红旗走上了领先者的行列。被偶然地成功冲昏头脑的情况下,我开始大举PK微软,就有了“著名”的“红旗公司黄思源说:我赚1元微软损失300”的媒体报道。推出了200元的红旗Linux服务器版本,招到了公司内外一致的反对,就结束了我作为产品经理的生涯-才6个月。接下来的历史,我的版本就成孤本了,因为所有人基本上都忘了,在后来的9个月,我成为了公司的海外市场总监,市场和业务发展总监。还好,我这个人是一颗红心n种准备,竟然把海外市场“认真”起来,一举把红旗插到了香港和台湾。终于与2001年9月,老板想起了我(哈哈,不要以为是好事情),一通提拔成了副总裁,负责嵌入式事业部,一个曾经充满幻想、拥有无限权利的部门,正在经历着泡沫破灭后的痛苦。从此,我的嵌入式Linux生涯就开始了... ...
以项目为基础的业务模式,在我的分析下变得苍白无力。简单的说,项目越多,人力和成本越大,考虑到项目成功率的风险,赚钱就变得很难。所以,我建议老板改攻产品,两个方向:嵌入式Java虚拟机,基于Linux的PDA和电话应用。那是2001年12月的事请。同时起步的企业,一家卖了3600万美元,一家融资千万美元,另外一家卖了500万美元。最终的决定是:继续做项目直到成功。作为一个坚决执行指令的“专业人士”,我开始了漫长和痛苦的挣扎。通过了一整子筛选,取消了90%的项目以后,部门终于稳定的在工业控制领域和移动产品的嵌入式Linux项目上,销售收入跟预想的一样。直到有一天曙光出现了,韩国Mizi公司(CEO是我的朋友)在为Samsung提供了移动电话上的Linux应用软件以后,把我引见给了Samsung,目的是想让红旗提供本地技术支持。在经过了几个月的工作以后,世界上第一个“Linux手机第三方应用开发支持”计划(看看,世界第一是多么容易),只有在Linux电话大量上市后才会现形的问题,我们遇到了,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缺乏标准的开发环境等等问题在我的脑子里植根了。那是2003年,对于行业来说算是比较早的思考和实践了。直到2004年3月我离开红旗公司,项目也随着我的离开,不了了之了。但是,我要说,“革命”的种子却种下了。
2004年4月,我见到了现在的老板,法国电信中国研发中心(法电)CTO,本来只想乘着“休假”建立一下行业联系,但是谁想被一举拿下,给了很自由的发挥余地,对于一个世界100强企业,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法国电信作为运营商给了我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然其中相当的部分,被事后证明是十分理想化的),我为老板做了一个建立法电第一个开放源代码实验室的想法,在计划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Linux手机API标准化,同时提出了建立开源的电信网络架构(这个就是目前开源电信理想的重要部分)。
这就是创建LiPS Forum的想法由来。从中我学到了,任何“伟大”的想法都需要:积累、机遇、坚持。
后一篇:我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