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鼾 打呼噜的因素

(2011-08-26 08:10:09)
标签:

健康

冰岛

睡眠呼吸

呼吸暂停

慢性肾功能不全

分类: 疾病百科

     (一)遗传因素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同一家庭中有多个睡眠打呼噜者存在,有的是舅舅,有的是爷爷奶奶或叔叔伯伯,有的甚至是全家老少皆有症状,只是程度不同。这些提示打呼噜和遗传性因素确有关系。

 

     来自美国、芬兰、丹麦、冰岛、英国和以色列的研究均发现,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均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某人有一位直系亲属有打呼噜时,其本人发生打呼噜的危险性就增加了3倍;其父母均有打呼噜时,则本人发生打呼噜的危险性就增加了4倍。

 

     而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因素中的肥胖、颜面部和口腔部的先天性畸形如:悬雍垂较长、上气道狭小、小下颌以及下颌后缩等,均被证实与遗传有关,由此可见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有家族性遗传的现象。并还受到先天性发育异常、种族、性别和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二)肥胖

 

     1、肥胖者为什么白天易打瞌睡

 

     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人,体表面积增大,无论是行走还是坐下,身体组织的需氧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无论是在等车、坐车,还是上班等许多公共场合,都可见肥胖者在打瞌睡的身影。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肥胖者更容易发生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影响睡眠质量,而引起白天打瞌睡

 

     2、肥胖者为什么更容易打呼噜

 

     肥胖者有大量脂肪在体内沉积,特别是面部、颈部等局部脂肪的沉积,在外表上看是双下巴的特征,但其体内的软腭和咽喉壁上附着大量的脂肪,导致上呼吸道变窄。舌体肥厚者也会阻塞咽喉部的气体通道。脖子粗短的人,呼吸道周围附着的大量脂肪,影响气流通过产生摩擦形成打呼声。可见,肥胖是引起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呼噜的瘦子也不少,因为除了肥胖因素与先天的脸型(如小下巴,或下巴后缩短)以及粗脖子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打呼噜的人比较容易发胖。

 

     (三)酗酒

 

     据日常生活观察,平时睡觉不打呼噜的人在喝酒以后也会出现鼾声如雷,而平时打呼噜者在酒后明显加重。说明饮酒会引起打呼噜或使之加重。上海市有关部门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饮酒者打呼噜发生率高于非饮酒者,而经常饮酒者更为明显,据不同的年龄其发生率分别为69.9%、51.1%和74.1%。并且大量饮酒对睡眠呼吸健康有害,酒精对肌肉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使肌肉张力进一步下降,舌体进一步向后移,上气道的狭窄更加明显,诱发呼噜加重及睡眠呼吸暂停。

 

     (四)吸烟

 

     在上海进行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吸烟者发生打呼噜的百分比为63.7%(其中中重度为35.8%)已经戒烟者发生打呼噜的为77.6%(其中中重度为42.9%),而从不吸烟者发生打呼噜为52.4%(其中中重度为18.5%)。

 

     瑞典对15000名25至54岁男女所做的问卷结果显示,24%戒烟者、20%的已戒烟者及近14%的不吸烟者有习惯性打呼噜(每周至少有3个晚上会大声打呼噜,并且会干扰别人入睡);吸烟越多者越容易出现打呼噜。即使是不吸烟的人,如果家中或工作环境中有被动吸烟,也容易会打呼噜,这种类型的人有近20%; 

 

     (五)上呼吸道疾病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等气体通路。当上呼吸道发生病变时可直接因为气道的狭窄或阻塞造成气流的不畅而出现软腭震动产生打呼噜。

 

     现以鼻炎和鼻黏膜充血为例,据统计,慢性夜间鼻部充血者习惯性打呼噜的危害性是无充血者的3.3倍。

 

     (六)肺部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目前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肺部疾病之一。这类疾病影响肺部气体的交换,使血液中的氧分压降低。由于长期的缺氧,造成肺源性心脏病,发生心率失常和心力衰竭。此类患者可见入睡困难或夜间频繁觉醒,白天出现嗜睡和精神欠佳。但严重的是,由于对缺氧和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性下降,使得缺氧更加明显,体内二氧化碳不能排出而发生严重的呼吸暂停及衰竭,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会有生命危险。

 

     2、支气管哮喘

 

     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张口呼吸,大量的干燥冷空气未经鼻腔的加温、湿化直接进入肺内,因而常出现咽部不适、口唇干裂,可能还加重或诱发哮喘。反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呼吸道炎症,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排出功能下降,痰液滞留气道等因素使气道阻塞,引起呼吸不畅、打呼噜等。

 

     3、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其他疾病还包括,气管软骨软化症、气管狭窄、气管肿瘤、气管异物、气管炎等都因为气道的狭窄及阻塞而造成打呼噜。

 

     (七)大脑

 

     脑部疾病,包括脑部肿瘤、脑萎缩、脑炎、帕金森病以及脑血管意外等,此类患者多有相关因素同时存在,如高血压、心脏病、年龄(老年高龄)、肥胖、吸烟和饮酒等,均能导致或加重打呼噜或呼吸暂停,并且关系密切。

 

     (八)神经及肌肉病变

 

     1、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原因是神经病变导致神经冲动的释放与上气道扩张肌与呼吸肌的兴奋不协调引起睡眠时发生上气道的狭窄而导致睡眠中打呼噜或呼吸暂停的发生。

 

     2、肌肉病变:不管是局部肌肉如腭肌、翼状肌、颏舌肌、咽肌和舌骨肌的张力降低,还是参与呼吸运动的膈肌、肋间肌及全身性肌肉疾病的病变或损伤,均可在睡眠过程中促进中枢型或混合型呼吸暂停的发生。

 

     (九)内分泌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低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当甲状腺功能低下,由于上气道周围脂肪组织的沉积,引起呼吸气流减少,在睡眠中进入肺内的气体减少造成呼吸暂停。并且其功能的下降还可影响到呼吸中枢的正常调节。在睡眠中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睡眠质量下降。

 

     2、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是引起睡眠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另一内分泌疾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高血压、心脏肥大、糖尿病等症状。这类患者中发生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的比例高于正常人,有报道男性为60%,女性为24%,平均为42%。发生的机制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使骨、软骨以及软组织增生,咽部黏膜肥厚,舌体肥大,喉的骨组织增生,组织液积聚,呼吸时咽部狭窄,引发睡眠时出现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

 

     (十)、慢性肾功能不全

 

     有研究报道,29个慢性肾脏功能不全患者中,12人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症状,其中6人经过睡眠监测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说明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密切关系。其原因如下:

 

     1、代谢性酸中毒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而慢性代谢性酸中毒,以增加通气量,排出二氧化碳来维持体内中性环境。但是,由于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压力降低,氢离子下降,抑制呼吸中枢,主要是因为低通气的效应,进而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倾向。

 

     2、尿毒症毒素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尿毒症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上气道的张力下降,产生气道狭窄而致。

 

     3、睾酮水平

 

     已有研究表明,注射睾酮后,可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十一)、心力衰竭

 

     研究人员还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40%-60%合并有睡眠呼吸障碍,要是合并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也有部分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或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相关的睡眠呼吸紊乱,且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提示预后不良。

 

     也有研究发现,左心室功能下降者容易发生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

 

     (十二)、药物

 

     具有呼吸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和降低上气道肌肉张力的药物均可引起或加重打呼噜。

 

     如:地西泮(安定)或其他镇静剂,可抑制呼吸功能,降低通气能力,降低肌肉张力和抑制大脑的覚醒系统等机制使打呼噜加重,增加呼吸暂停的频率,延长呼吸暂停的时间。 乙醇则会通过诱发周围血管扩张,产生咽部黏膜水肿,或抑制延髓的呼吸中枢,以及咽部扩张肌肉的张力下降,而引起打呼噜或使原有打呼噜加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