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肠功能紊乱食疗方

(2008-12-16 08:29:26)
标签:

健康

分类: 药膳食疗

    肠功能紊乱又称为胃肠道神经症(原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指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肠鸣、腹泻、便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本病老年人最为多见。临床除有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外,还可伴有全身性神经症。

    肠功能紊乱属中医“腹痛”、“泄泻”、“下利”等病的范畴,并与便秘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劳倦太过,脾气受损,或年老体衰,久病脏虚,以致脾胃功能障碍有关。其基本病理是脾失健运,肠腑气机失调,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可分为肝气乘脾、湿浊困脾、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证型。

 

 

肝气乘脾型 
      临床表现 腹胀腹痛,痛即腹泻,泻出不多, 泻后胀痛俱减,胸闷嗳气,肠鸣,纳呆食少,间或便秘,每因情绪郁怒而发作。舌苔薄白,脉弦。

 
 
 【鲫鱼梗米粥】   
配方: 鲫鱼1条,粳米50克。
制法: 鲫鱼煮汤备用。将粳米煮成稀粥,将成时加入鲫鱼汤再煮10~15分钟,食时调味。
功效: 益气健脾。
用法: 作早晚餐食用,同时可食鱼肉。
 
 【橘皮内金散】   
配方: 橘皮100克,鸡内金20克。
制法: 上二味共焙干研末,贮瓶备用。
功效: 理气消胀。
用法: 每日2次,每次5克,温开水化服。
 
 【梅花扁豆粥】   
配方: 粳米60克,扁豆(白扁豆尤佳)60克,梅花3~5克。
制法: 粳米、扁豆加清水煮成粥,加梅花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 疏肝理气,健脾开胃,坚肠止泻。
用法: 每日1次,空腹温服。
 
 【佛手蛋】   
配方: 佛手15克,茉莉花10克,鸡蛋2个。
制法: 先用清水煮鸡蛋一沸,捞出将蛋壳打破,再与佛手、茉莉花同煮15分钟即可。
功效: 疏肝理气,醒脾固肠。
用法: 吃鸡蛋,每日1次。
 
 【九制陈皮黄鱼】   
配方: 黄鱼1条(约250克),九制陈皮1袋,葱4根,姜4片,盐、味精适量。
制法: 黄鱼洗净,加九制陈皮、葱、姜、盐、味精、料酒等蒸熟。
功效: 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用法: 佐餐食用。
 
 
湿浊困脾型 
      临床表现 腹胀腹痛,肠鸣,腹泻,饮食不当则腹痛,泻下加重,食少不化,恶心呕吐,倦怠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腻,脉缓或濡。
 
 【扁豆山药粥】   
配方: 配方:扁豆、淮山药各60克,粳米50克。
制法: 制法:上三味同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
功效: 功效:健脾益胃止泻。
用法: 用法:可作早晚餐食用,或作点心食用。
 
 【薏仁芡实酒】   
配方: 薏苡仁25克,芡实25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薏苡仁、芡实放入酒坛,倒入酒搅匀,盖上盖封严,隔2日搅拌1次,浸泡15日即成。
功效: 健脾利湿止泻。
用法: 扁豆山药粥
 
 【薏苡仁粥】   
配方: 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
制法: 薏苡仁、粳米加清水适量煮成粥。
功效: 健脾利湿。
用法: 每日2次,温服。
 
 【焦米粥】   
配方: 白粳米100克。
制法: 将粳米炒焦,然后加水适量,煮成稀粥。
功效: 健脾祛湿。
用法: 每日2~3次温服。
 
 【车前子茶】   
配方: 炒车前子10克,红茶3克。
制法: 上二味以沸水冲泡浓汁,加盖焖10分钟即可,或上二味水煎成浓汁。
功效: 健脾利水,化湿止泻。
用法: 每日1~2剂,分2次温服。
 
 
脾胃虚弱型 
      临床表现 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次数增多,纳呆食少,脘闷腹胀,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
 
 
 【参枣米饭】   
配方: 党参10克,大枣20个,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制法: 将党参、大枣泡发煮半小时,捞出,汤备用,糯米蒸熟,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液加白糖煎熬成黏汁,浇在枣饭上即可。
功效: 补气健脾益胃。
用法: 作主食食用。
 
 【益脾饼】   
配方: 白术30克,干姜6克,红枣250克,鸡内金细粉15克,面粉500克。
制法: 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扎,与红枣共煮1小时,去掉药包,枣去皮、核,继续以小火煎煮,并把枣肉压成枣泥,放冷后与鸡内金粉、面粉混匀,加水适量,以常法烙成饼。
功效: 健脾温中。
用法: 可作点心或早晚餐食用。
 
 【羊肉大麦面片】   
配方: 羊肉1000克,草果5克,生姜10克,大麦粉1000克,豆粉1000克。
制法: 羊肉切块,草果切开,生姜拍碎,三者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熬汤。将大麦粉、豆粉加水,如常法制成面片。待羊肉煮熟后,加入大麦豆粉面片煮熟,调味即成。
功效: 温中散寒。
用法: 可佐餐服食或作主食,一次服不宜过多,以防胀气。
 
 【党参黄米茶】   
配方: 党参25克,粳米(炒焦黄)50克。
制法: 党参、粳米加水10o0毫升煎至500毫升即成。
功效: 补中益气,除烦止泻。
用法: 隔日1次,代茶饮。
 
 【烤五香鹅】   
配方: 肥鹅肉750克,干姜6克,吴茱萸3克,肉豆蔻3克,肉桂2克,丁香1克。
制法: 鹅肉切块,把干姜、吴茱萸、肉豆蔻、肉桂、丁香共研细面后与鹅肉和匀,加适量酱油、黄酒、糖、盐、味精,腌渍2~3小时。将浸好的鹅块放入烤箱内,文火烤15分钟左右,翻面再烤15分钟,待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用法: 佐餐食用。
 
 【粟米山药大枣粥】   
配方: 粟米30克,山药15克,大枣5枚。
制法: 上物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成粥。
功效: 健脾益胃。
用法: 作早晚餐食用。
 
 
脾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 黎明即泻,腹痛肠鸣,泻后则舒,腹凉喜温,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神疲体倦,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四神腰花】   
配方: 猪腰子或羊腰子1对,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花椒10克,八角茴香10克。
制法: 将猪腰子去筋膜,切块划细花,与其余四味加水适量,煮半小时,再放食盐少许,煮10分钟即可。
功效: 温肾壮阳,固肠止泻。
用法: 每日1次,吃腰花,不喝汤。
 
 【豆蔻馒头】   
配方: 白豆蔻15克,面粉1000克,酵面50克。
制法: 白豆蔻研细末。面粉加水发面,揉匀,待面发好后,加入碱水适量,撤入白豆蔻粉末,用力揉匀,做成馒头蒸熟。
功效: 温中健脾,理气止痛。
用法: 可做早餐主食。
 
 【芡实山药粥】   
配方: 芡实、干山药片各30克,糯米50克,砂糖适量。
制法: 芡实、山药、糯米同煮成粥,加糖调味。
功效: 补脾益气,固肾止泻。
用法: 可作早晚餐食用。
 
 【荔枝粥】   
配方: 干荔枝肉50克,山药、莲子各1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先将干荔枝肉、山药、莲子洗净,加水适量共煮,至莲子软熟,再加入粳米,煮成粥。
功效: 健脾补肾。
用法: 每日1次,作晚餐食用。
 
 【山药粥】   
配方: 山药(研泥)100克,羊肉(煮熟取出研泥)100克,粳米250克,羊肉汤适量。
制法: 将粳米加羊肉汤、清水适量,煮成粥,再放入羊肉泥、山药泥稍煮调味即可。
功效: 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用法: 可作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胃下垂食疗方
后一篇:便秘食疗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