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食疗方
(2008-12-07 09:20:11)
标签:
健康 |
分类: 药膳食疗 |
寒哮型
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利,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苏子粥】
配方:
苏子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 将苏子捣为泥与梗米、红糖同入锅内,加水煮成粥。
功效: 降气化痰,止咳定喘。
用法: 每日早晚温服,5~7日为1个疗程。
【杏仁薄荷粥】
配方:
杏仁30克(去皮尖),鲜薄荷10克,粳米50克。
制法: 将杏仁放入沸水中煮到七分熟,入粳米同煮,成粥时,入薄荷,稍煮即可。
功效: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用法: 早晚服食。
热哮型
临床表现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弦数。
【川贝杏仁饮】
配方:
川贝母6克,杏仁3克,冰糖少许。
制法: 川贝母、杏仁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将冰糖放入,转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
功效: 清热定喘。
用法: 每日睡前服1次。
【丝瓜花蜜饮】
配方:
丝瓜花10克,蜂蜜15克。
制法: 丝瓜花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倒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 清热止咳,消痰下气。
用法: 每日3次,代茶饮用。
【凉拌三鲜】
配方: 竹笋30克,荸荠40克,海蜇50克。
制法: 竹笋切丝,以沸水焯后淋干;荸荠切片;把泡发好的海蜇切丝,用热水焯一下即可。在三物中加调料凉拌,即可食用。
功效: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用法: 佐餐食用。
肺气虚型
临床表现 畏寒,自汗,面色?白,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或喉中常有哮鸣声,舌淡苔白,脉虚细。
【糖溜白果】
配方:
白果150克,白糖100克,淀粉25克。
制法:白果仁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煮沸后去膜,去心,装入碗中,加适量水,将碗上笼用武火蒸熟取出。在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白果仁、白糖,置火上煮沸,撇去浮沫,用淀粉勾芡,略煮后上盘即可。
功效: 敛肺定喘。
用法: 可作糕点食用。
【银杏全鸭】
配方: 银杏100克,鸭1只(约2000克),猪油500克。
制法: 将苏子捣为泥与梗米、红糖同入锅内,加水煮成粥。
功效: 降气化痰,止咳定喘。
用法: 每日早晚温服,5~7日为1个疗程。
制法: 将杏仁放入沸水中煮到七分熟,入粳米同煮,成粥时,入薄荷,稍煮即可。
功效: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用法: 早晚服食。
制法: 川贝母、杏仁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将冰糖放入,转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
功效: 清热定喘。
用法: 每日睡前服1次。
制法: 丝瓜花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倒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 清热止咳,消痰下气。
用法: 每日3次,代茶饮用。
配方: 竹笋30克,荸荠40克,海蜇50克。
制法: 竹笋切丝,以沸水焯后淋干;荸荠切片;把泡发好的海蜇切丝,用热水焯一下即可。在三物中加调料凉拌,即可食用。
功效: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用法: 佐餐食用。
肺气虚型
制法:白果仁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煮沸后去膜,去心,装入碗中,加适量水,将碗上笼用武火蒸熟取出。在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白果仁、白糖,置火上煮沸,撇去浮沫,用淀粉勾芡,略煮后上盘即可。
功效: 敛肺定喘。
用法: 可作糕点食用。
配方: 银杏100克,鸭1只(约2000克),猪油500克。
制法:1. 将银杏去壳放入锅内,用沸水煮熟,捞出去皮膜,切去两头,去心,再用开水焯去苦水,在猪油锅中炸一下,捞出待用。
功效: 敛肺定喘,滋阴养胃,利水消肿。
用法: 每日2次,佐餐食。
【杏仁蒸肉】
配方:
猪五花肉(带皮)500克,甜杏仁18克。
制法:
用法: 每日2次,佐餐食。
制法:
1。将猪肉洗净,切成约2厘米见方的肉块;
2。杏仁用开水泡透,去掉外皮,用纱布包好。
3。铁锅用旺火烧热,倒入猪油,加冰糖15克,炒成深红色,再加入肉块翻炒。
4。当肉块呈红色时下葱块、酱油、料酒,再加入没过肉块的清水和杏仁。
5。待汤开后,倒入沙锅内,用微火炖(要勤翻动,勿糊底)。
6。待肉块炖到六七成熟时再放入冰糖15克,炖至九成熟时将杏仁取出;
7。去掉纱布,平铺在碗底,将炖好的肉块皮朝下摆在杏仁上;
8。再倒入一些原汤,上蒸笼蒸到十成烂时取出,扣在盘中。
9。将剩下的原汤烧开,加湿淀粉勾成芡汁,浇在肉上即可食用。
功效: 补肺润肠,止咳定喘。
用法: 每日2次,随量食。
功效: 补肺润肠,止咳定喘。
用法: 每日2次,随量食。
【黄芪炖乳鸽】
配方:
黄芪30克,淮山药30克,茯苓30克,乳鸽1只。
制法: 以上四物共放炖盅内,加水200~250毫升,隔水炖2小时,加入盐、味精调味。
功效: 益气补肺,固表定喘。
用法: 每隔3~5日服食1次,可常服。
脾气虚型
临床表现 咳嗽痰多,食少脘痞,便溏,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倦怠乏力,舌苔薄腻或白腻,脉细软。
【茶鸡蛋】
配方:
绿茶15克,鸡蛋2个。
制法: 用绿茶、鸡蛋加水一碗半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至水煮干时取蛋吃。
功效: 健脾消食,化痰定喘。
用法: 每日1次,可常食。
【蔗汁淮山糊】
配方: 淮山药60克,甘蔗汁250克。
制法: 将淮山药捣烂,加甘蔗汁,放锅中隔水炖熟即成。
功效: 补脾润肺,化痰止咳。
用法: 每日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山药茯苓包子】
配方:
山药粉100克,茯苓粉100克,面粉200克,白糖300克,碱适量。
制法:将山药粉、茯苓粉加水适量调成枘状,蒸半小时后,调以面粉、白糖,发酵,以猪油、青丝、红丝少许为馅,包成包子,蒸熟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气化痰。
用法: 可作早点或点心食用。
肾气虚型
临床表现短气喘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痰吐起沫,或痰少质黏,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劳累后易发,舌淡苔白,质胖嫩,脉沉细;或颧红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南瓜餐】
配方:南瓜500克,冰糖、蜂蜜各50克,姜汁适量。
制法: 将南瓜切开顶盖,除去瓤及瓜子,放入姜汁、冰糖、蜂蜜,盖上顶盖,用竹签固定,隔水炖2小时即成。
功效: 补肺肾,止咳喘。
用法: 每日分2次食用。
【虫草全鸭】
配方:
冬虫夏草10克,老雄鸭1只。
制法:将鸭洗净,劈开鸭头,纳入虫草8~10枚,扎紧,余下虫草与葱姜装入鸭腹内,放入蒸锅中,再注人精汤,加食盐、胡椒、绍酒,上笼蒸1~2小时。出笼后去姜、葱,加味精即可。
功效: 补肾纳气定喘。
用法: 佐餐食用。
【白鸭方】
配方: 白鸭1只,白糖120克,冰糖120克,蜂蜜120克,胡桃仁120克。
制法: 白鸭洗净,将白糖、冰糖、蜂蜜、胡桃仁纳入白鸭腹内,煮熟即可。
功效: 止咳定喘。
用法: 食鸭肉、胡桃仁,喝汤,每周1次,连服3只鸭。
【柚子封乌鸡】
配方: 乌鸡1只,去瓤柚子1个。
制法:乌鸡切成小块放入已挖去果瓤的柚子中,加水20~5o毫升,不加盐及调料,封好口,外涂一层黄泥将整个柚子裹住,用柴火烤4~5个小时,待鸡熟透,去泥开盖即可食用。
功效: 温阳益气定喘。
用法: 取鸡肉连汁一起食用。自冬至开始,每7~8日食1次。
用法: 每日2次,随量食。
制法: 以上四物共放炖盅内,加水200~250毫升,隔水炖2小时,加入盐、味精调味。
功效: 益气补肺,固表定喘。
用法: 每隔3~5日服食1次,可常服。
制法: 用绿茶、鸡蛋加水一碗半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至水煮干时取蛋吃。
功效: 健脾消食,化痰定喘。
用法: 每日1次,可常食。
配方: 淮山药60克,甘蔗汁250克。
制法: 将淮山药捣烂,加甘蔗汁,放锅中隔水炖熟即成。
功效: 补脾润肺,化痰止咳。
用法: 每日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制法:将山药粉、茯苓粉加水适量调成枘状,蒸半小时后,调以面粉、白糖,发酵,以猪油、青丝、红丝少许为馅,包成包子,蒸熟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气化痰。
用法: 可作早点或点心食用。
制法: 将南瓜切开顶盖,除去瓤及瓜子,放入姜汁、冰糖、蜂蜜,盖上顶盖,用竹签固定,隔水炖2小时即成。
功效: 补肺肾,止咳喘。
用法: 每日分2次食用。
制法:将鸭洗净,劈开鸭头,纳入虫草8~10枚,扎紧,余下虫草与葱姜装入鸭腹内,放入蒸锅中,再注人精汤,加食盐、胡椒、绍酒,上笼蒸1~2小时。出笼后去姜、葱,加味精即可。
功效: 补肾纳气定喘。
用法: 佐餐食用。
配方: 白鸭1只,白糖120克,冰糖120克,蜂蜜120克,胡桃仁120克。
制法: 白鸭洗净,将白糖、冰糖、蜂蜜、胡桃仁纳入白鸭腹内,煮熟即可。
功效: 止咳定喘。
用法: 食鸭肉、胡桃仁,喝汤,每周1次,连服3只鸭。
制法:乌鸡切成小块放入已挖去果瓤的柚子中,加水20~5o毫升,不加盐及调料,封好口,外涂一层黄泥将整个柚子裹住,用柴火烤4~5个小时,待鸡熟透,去泥开盖即可食用。
功效: 温阳益气定喘。
用法: 取鸡肉连汁一起食用。自冬至开始,每7~8日食1次。
前一篇:苹果皮上的蜡究竟能不能吃?
后一篇:高血压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