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彤同学发来最新人事部二级口译考试的总结

(2007-05-15 21:20:58)

与考试近距离-我的检讨书

 

考试技巧:

        

口译实务

 

英-

 

对提示的记录:如主题,主办方等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翻译非常重要:给考官好的第一印象;不虎头蛇尾

 

会议体-开头结尾的套话和高频词汇

 

开头结尾现中心-主旨

 

考试第一段可能较长,同时也是适应空白时间的时候

 

空白时间足够-不磨蹭,不着急,不会就跳过;声音保持洪亮,中速-这样比一会儿快,一会儿卡要好的多

 

笔记-抓主旨,关键词和数字;最好在记笔记的同时做到在脑子里草翻;利用lag, 边记边听后面的;

 

快速整理-张嘴前,把笔记快速串一遍;

 

抓关联词-如but, however, as a result,…

 

主语相对重复几率较大,抓宾语,并列关系可只翻其一;

 

拿不准,不会坚决不翻-但如果只记下来一句话的一部分,如果确定的话,个人觉得说上去比较好,说不定会有分;

 

每段结束在笔记上画分隔符,避免串行;在心理上,也要画分隔符,不能让前面的失误影响后面的发挥;

 

自信,放松并注意力集中非常重要,虽然不易做到,但需要趋向这一状态;

 

随时调整自己包括语速和状态;

 

英翻中更重要的是理解,逻辑;笔记起提示作用-少而精。

 

中-

 

笔记抓主旨,然后是细节-在记笔记的同时最好快速在脑袋里反应英文对照词汇及可用句式;中文废话较多,及时删减,减少负担;

 

快速组织后,选句型,语速适中的顺下来;有能力的话,兼顾三单、时态和单复数;

 

在说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并调整后面的句子-这就是语速适中的好处;没有时间在开口之前,完整的串一遍,而且这样很容易担心时间不够而紧张,乱了方寸,还说不离娄;所以要充分利用短时记忆,随组织随翻译;

 

碰到不会的词,不要卡,跳过或者用简单的词解释一下;

 

对小词的应用:如with, in, etc.

 

对简单动词词组的熟悉:如come,,, get… call…etc. 即简单动词与小词的组合;

 

别蹦词,最好能出意群。

 

综合能力

 

判断对错

 

这部分出推断题的可能性大,别死找答案;

 

然而有时又需要严谨的对照题干-只能说明中国考官的阴险..;

 

当录音念题目要求时,快速阅读并准确理解题干-对题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这里粗心,很容易有先入为主的感觉,而且基本没有时间检查;

 

对逻辑-尤其是转折,对比等的判断;

 

对数字记录的要求。

 

选择正确的选项

 

快速阅读并正确理解题干;

 

坚持把文字听完,即时你已经选出答案,因为有时文的后半部分会出现转折。

 

大段阅读

 

快速阅读先题干,若有时间,再看选项;

 

细节题要仔细包括数字和一些支持论点的论据;

 

NOT要小心,别白扔分;

 

个人建议,跟着录音做题-通常题的顺序是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如果先记笔记,反过来做题-1浪费时间;2笔记不可能那么全;容易乱且脑力消耗太大;

 

若记笔记的话,做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笔记并努力与全文联系、整合。

 

写文章综述(偶的薄弱环节)

 

开头结尾尤为重要;

 

理解为先;

 

抓住一段的第一句话,通常可以从停顿、转折词来判断;

 

快速记录重点词组、中心词汇,边记录边听后面的细节描述,这样有时可以完成较完整的前面的记录;

 

注意成文的语法:三单、单复数和时态;

 

串一遍逻辑-对比、转折、因果;

 

严格按照文章顺序或内容整理笔记;除非把握十足,不要随意整合-例如:两句话,听对了一个,整合了一下,一个奋斗没捞着;

 

尽量听写原词-原谅中国的考官吧..;

 

还有一条基本上是废话就是-抓重要的主语、表态的动词及可能是给分点的宾语。

 

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偶旁边的在综合实力提前交卷了,偶崇拜的不行-她走的时候,我刚开始写综述..后来聊天,发现强人在加拿大读数学硕士,互留了msn :)

 

磁带翻面以后,偶的劣质磁带不转了,幸亏监考老师细心,请来领导援助,才化险为夷-估计折腾了5分钟,把我本来超常发挥的中翻英状态给搅和了,害得我后面连着卡了两回,还好及时调整,没出太大的漏子;

 

翻带的时候,一位领导到我考场参观,带走了三位同学,两美女一帅哥,大家都在猜疑所以然;考试结束后,下楼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他们被单独监考了…

 

我考场的两位监考老师干活不离娄,别的考场早就发卷了,她们还没完成签到呢,所以你别急,反正时间不少就行;对了,考试中间还有5分钟休息,特逗儿,在英-中和中-英交替的时候。

 

友情提醒:

 

草稿纸-足够足够的;建议打上格,使起来方便;最好再标上号,找起来也方便;

 

综合考试-先添机读卡,再写综述-个人建议,80-20原理;

 

小数字-BILLION 是十亿,MILLION是百万-英译中;画圈添撇-中译英;

 

机读卡和综合试卷都要写名字;

 

手机要关掉;无声状态的信号也会干扰录音效果;

 

还有,就是笔记要有条理、清楚一些;我做综述的时候,就是笔记只有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当时觉得听的挺懂的,也就没放在心上;等填完机读,再回来写的时候,短时记忆消失了,脑子里只剩下个大概的轮廓,一看笔记,谁也不认识谁,又不敢胡写-只能中庸地写了个提纲,也就100来字。

 

最后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必过的决心,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理直气壮,声音洪亮。

偶考试的时候声音就特大,应了那句话“矬喇叭高声”哈哈哈!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复习策略:

 

至少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

 

常用高频词汇的快速反应及熟练应用;

 

将听、记、译的平衡熟捻(好像是个错别字..)于心,最好形成下意识(这个没一年半载练不出来);

 

做听力练习的时候, 重理解,抓逻辑,作同传练习(瞎做也是可以的-瞎猫也是能抓耗子的);

 

数字练习;

 

会议高频词汇及中国特色变态词汇的背诵-达到能快速反应并脱口而出的程度;

 

中-英常用词的快速转换-达到灵活运用,随意编排,顺嘴就说,一说就对;

 

听译-视译-听译 以及 英-中-英的循环往复,别怕麻烦,不嫌无聊 – 生活都是在无聊中发现乐趣 :)

 

通过持续练习找翻译的感觉和自信;

 

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笔记风格-能做到有效记录,有条理记录;

 

更多的锻炼大脑思维逻辑和记忆力;

 

需要持之以恒并严格要求自己-虽不需戒七情六欲,但也要有足够的专心,细心和恒心-我相信多数人都能做到,只是想不想做的问题:)

 

定期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源,面儿不一定要大,但要抓住核心,做准-把书读薄,把话缩减,放在心里。

 

以上各条都实现者(除中500万大奖的幸运者外)80分应该轻而易举。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让我们互相支持鼓励好啦:)

 

关于考场

偶在对外经贸考,吃饭去食堂,二楼有小炒;没有去踩点,校园不识路,留意出租车,只管跟着走;中午要休息,自习室舒服,若实在不行,张嘴问就行。

 

前期准备

 

报名-网上或腿儿着;

 

提前一周打印准考证和申报表(别忘贴照片,偶就忘了);

 

真题一定要做,教材可有可无;

 

多回忆回忆老师上课的经典语录,只有在实践过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华;

 

如果你不是只想拿个证的话,这个考试还是值得准备准备的,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口译,社会对口译员的要求和自己的水平-看清差距,容易进取嘛;

 

心态一定要放平,放轻松-自然专注时的状态最好,效果也最好;实际证明,紧张能把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变成空白。

 

附录:07年5月二口考试真题回忆(将贴在翻译真经论坛上)

 

综合能力:

综述题:英国的能源

 

实务:

英-中:

第一部分:外国官员(联合国官员)的一段讲话;主要内容是某个政策的四大内容:

1.         工业和私有制

2.         工业和投资

3.         工业和能源

4.         工业和环境

 

第二部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段讲话;主要内容:前半部分是一串数据的描述-10个以上;后半部分是某经济政策的四个方面:

1.         缩小贫富差距

2.         从吸引外资、出口转变到向外投资、进口

3.         经济与环境

4.         经济与和谐社会?(这个记不太清了)

 

中-英:

第一部分:某省的外贸发展 – 考察的知识较广;难度中

        地理位置-中国的东北部,与xx接壤

        外贸额、经济增长与同期相比的增幅

        产量

        进出口货物

        俄国与沙特阿拉伯是两个主要的贸易伙伴及一些贸易往来

        对未来的展望?(好像是)

 

第二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 – 有点官味儿,不过,没有什么太怪的词儿

        中国领导在国际、国内会议上都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

        中国古代思想家曾说过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间也要和谐

        故宫的最大的殿名为“太和殿”,英文就是“最高程度的和谐”的意思

        社会不和谐的危害

        政府要建设和谐社会将采取的措施

ü         缩小贫富差距

ü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ü         加强社会治安(记不太清了)

        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与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