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宿愿己衣匆匆窥大观

标签:
武定己衣大裂谷红军树天生桥旅游 |
分类: 闲逸涟漪--散文 |
早就对己衣大裂缝地质奇观很是向往了,但一直顾忌去景区过武定后要经好几十公里狭窄弯曲的乡村弹石路--据称该路段驾车就要5个多小时。
前不久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该路段已在去年底升级改造为柏油路了,于是在一个周五下午先到武定县城亿豪大酒店(其实是私人旅馆,价格便宜,条件也不差)住一宿,预计第二天时间会较充裕。
可没想到,次日早上出发,导航竟把我们导去了禄劝通往己衣的路线,而不是武定通往己衣的那条路,走了几十公里的狭窄弯曲的乡村柏油路,还以为就是网上报道的新公路呢。车不能开快,等到了离己衣还有20多公里的禄劝边界的一个村时,已是中午饭时辰,肚子饿了,于是先找了一家饭馆点菜吃饭。店家没准备加之手脚太慢,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解决问题,等到了己衣景区已是午后。
己衣大裂谷地处川滇两省三县交界处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己衣镇,距昆明市约200公里。“己衣”为当地彝族语的汉语音译,“己”为水的意思,“己衣”就是水边的寨子。己衣镇就坐落在金沙江畔,裂谷一侧顶端的平地上。从镇东头往北行数百米到停车场,然后步行几分钟下到大裂谷观景台(也是10元卫生费收取处),一道断壑就闯入眼帘,绝壁千仞,眺望下去便有一种强烈的震撼。
大裂谷在地质学上称为地堑,其地质成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地壳纵向运动形成的断陷谷地,一说是板块横向运动造成的地质撕裂。这道绵延22公里的大裂谷,宽处约200米,最窄处仅6米,到谷底落差达400多米,裂谷两侧村子鸡犬之声相闻,却难以相通,是集雄、奇、险、秀的崖壁景观。
因为时间太紧,也担心大家的体力不足,只我一人交了卫生费下到“红军树”景观和纪念碑平台拍了几张照片,接着匆匆沿石梯上到大伙歇息的观景台处,急急折返。当晚我们要到罗茨假日温泉酒店晚餐和洗浴,周日下午回昆明。
“红军树”是一棵20来米高,据说已有上千年树龄的杉椤。1935年5月6日,中央红军从元谋龙街渡沿金沙江向皎平渡挺进,途经己衣,两名战士受伤掉队,借宿在农民家中,被地主武装发现,抓到大裂谷推下悬崖。一名战士壮烈牺牲,另一名被群众救治伤愈后追赶大部队继续长征。后来当地人将此树命名为“红军树”,纪念碑是2013年7月才立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天生桥是整个大裂谷的精华所在。深约400米的绝壁,一块巨石正好卡在了两侧峭壁中央,由此当地民众在峡谷上凿壁取道,打通一条能容人往马驮的狭长通道,天堑变通途,竟成了通往裂谷两壁的天梯。千百年来,大裂谷顶端两边平地间十多个自然村落的彝、苗村民,就通过这道“天梯”来来往往,“天梯”也成了村人的记忆和乡愁。
但颇遗憾的是,整个大裂谷的大部分独特美景,我们都未能一一观赏到了。网上能查到的,毕竟没有亲眼看到的那种感受来得舒心。
还有人说,裂谷是大地最美丽的伤痕,是世界级的神奇大峡谷;是探险者的“乐园”、地质学家的“富矿”、生物学家的“宝藏”。2004年,在云南省旅游部门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举办的“云南最美景点”评选中,己衣大裂谷被评为云南最美的20个景点之一。
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算是偿了宿愿,大致管窥了裂谷大观。回程先打听好,从己衣镇西头加油站前,即禄劝来路岔口处另走较平较宽的一条公路,好走多了,到了武定才知道,近了很多并省了很多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