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周边补白游“宜良篇”之一
标签:
68道拐靖安哨村通京大道共赢同乐旅游 |
分类: 闲逸涟漪--散文 |
“世界之最”68道拐自驾体验
位于滇中,现隶属于昆明市的宜良县,西汉始建设昆泽县,属益州郡,蜀汉时属建宁郡,西晋属晋宁郡,隋属昆州,唐初设新丰县,隶郎州,南诏时西爨西迁,乌蛮罗裒部筑城居住,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宋大理时属善阐节度,元宪宗六年设大池千户,属嵩明万户,至元13年升大池为宜良州,21年改州为县,属中庆路,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民国时废府一级政区,县直属省管辖。1950年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1954年撤宜良专区,县改属曲靖专区所辖,1983年10月划入昆明市。
宜良东临陆良、石林,南接弥勒、华宁,西与澄工、呈贡和官渡毗邻,北同嵩明相连,县城距昆明市区52公里,距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公里、九乡风景区38公里。是昆明市近郊农业大县,有滇中粮仓、花乡水城、烤鸭之乡誉称,还先后获得中国花卉苗木之城称号。
宜良九乡风景区和岩泉风景区,甚至阳宗海华侨城和汤池温泉小镇比较出名,我也早就游过了。但也有几处新起的风景名胜知道后竟好几年没能见识过,比如被誉为“世界之最”的68道拐等。
幸好,白鹤滩-西昌-攀枝花自驾游回来不久,我们趁孙辈们开学前又筹划了一次宜良“补白游”,出行首游的便是68道拐。
“68道拐”是宜良县城西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公路依山梁而修,弯弯曲曲,短短6.8公里路程,共有68道拐,远远超出了世界闻名的贵州晴龙24道拐抗战公路和湖南矮寨20道拐公路。《国家地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及香港、澳门和国内10几家网络和平面媒体都介绍了这条路的情况,在北京还有公路资深专家对这条路进行讨论,定位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弯的公路,据有关专家介绍,这算得上是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从全长距离和垂直高度比较,贵州晴隆24道拐全长4公里,垂直高度250米,平均167米一个拐,平均一个拐上升10.42米,平均坡度6.24度。宜良靖安哨68道拐全长6.8公里,垂直高度500米,平均92.65米一个拐,平均一个拐仅能上升7.3米垂直高度,平均坡度7.88度。说明68道拐空间更狭窄,也就不难看出68道拐难度在24道拐之上。但靖安哨68道拐的的全貌难以看到,因对面山上还没有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建立观景台,网上的全景照片都是无人机空中拍摄的。
靖安哨原本是一个哨所,途经靖安哨的古驿道是红河、文山地区经宜良通往昆明的唯一通道,也称“通京大道”或“茶马古道”,全长约40余公里。明清两代在此设哨,名靖安哨,取安定之意。后形成村落,村从哨名。
而68道拐公路则是为解决靖安哨到宜良县城交通于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修建之初,一是苦于资金局限;二是为避免占用邻村土地,6.8公里的道路只能依山梁盘旋而上,95年1月开工,7月建成,不经意间竟成了奇迹!从宜良城西海拔1560米的小坡脚到2070米的靖安哨,在弯道最集中处竟密布了40余个弯,最短的弯道直线距离不超过50米。
但如今靖安哨出名不是因为“通京大道”或“茶马古道”,而是这68道拐。据说现在到靖安哨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也都是冲着这68道拐来的。前几年还在68道拐弹石路两边进行了美化,好似给68道拐镶上了“花边”:一簇簇的粉紫色花树连成一片,整条公路美不胜收。陡峻盘旋的山路,铺青叠翠的草木,姹紫嫣红的花团,相得益彰。
宜良县城位于昆明去石林、九乡景区的必经之地。而68道拐紧靠昆石高速和宜良县城,十分适合自驾车者顺带逛逛,感受驾驶的乐趣,也适合为适应山区道路,像我等样的自驾新司机去练练手。
上到靖安哨,我们看到了新农村的新面貌,农家乐不少,还有客栈几家,停车场边有漂亮的卫生间,还有远眺拍照处。可以想见,疫情过后的春夏时节,城里人在周末和节假日云集于此,与村民互动交流,共赢同乐,将是多么惬意的情景。
因为才过完年不久,农家乐都还没开张,我们在靖安哨吃午饭的打算落了空,只好到宜良县城最有名的烤鸭店去“打牙祭”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