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2022-05-31 19:13:22)
标签:

近华浦

大观楼

长联

历史

文化

分类: 闲逸涟漪--杂谈

看不懂的护栏文化桩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据史料载,1862年(康熙20年),湖北僧人乾印在昆明以西滇池畔的近华浦(“浦”意为水边地“近华浦”就是接近太华山的水滨之地)创建了观音寺;1690年(康熙29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其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科相继修建了近华浦摧耕馆、观稼堂、牧梦亭、漏月亭、澄碧堂等,沿堤先后辟浴兰渚、唤度矶、涤虑湾、问津港、送客岛、适意川、忆别溪、合舟亭,聚渔村等亭、台、楼、阁,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亭台楼阁都建好后,王继文发现,站在楼上,一眼望去,碧波荡漾,渔帆点点,心旷神怡,大有观,于是取名大观楼。

1828年(道光八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主持重修大观楼,将原二层增建为三层;1855年(咸丰五年),咸丰询兵部侍郎、云南晋宁人何彤云滇池湖势,何彤云“历陈大观情形”,咸丰遂题赐“拔浪千层”匾;1857年(咸丰七年),云南“回民起义”时,大观楼被烧毁;1864年(同治三年),云南提督马如龙主持重建,历时两年,并亲自题写《重建大观楼记》手札,现存大观楼即为当年重建状貌;1876年(光绪二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1883年(光绪九年),总督岑毓英重修。

民国初年大观楼辟为公园,1919年(民国八年)唐继尧曾拨款修葺1930年)(民国十九年),龙云嘱时任昆明市长庾恩锡修葺近华浦,聘请造园大师越鹤清协助,“仿西湖之白堤、苏堤,则三桥鼎峙”,修筑长堤,环浦可通人行,“增一榭,如秋月平湖”,大观楼前“峙三塔如三潭印月”

新中国成立后,大观楼曾于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进行维修;1983年,大观楼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为迎接世界园艺博览会,征用近华浦西面近200亩土地开辟大观西园2013年5月,大观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观楼建成以来300多年间,积累了众多书文俱佳的诗词楹联,其中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冉翁所撰180字长联状景怀古,情景交融,文采飞扬,对后来全国各地长联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大观长联上联写滇池风光,似一篇风光游记,下联记云南历史,似一篇读史随笔,开国领袖毛泽东称其为“从古未有,别创一格”。一楼南门匾额为李漱泉书“大观楼”。北门匾额为李维述题书“真大观也”。联为清宋湘撰书“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咸丰题赠“拔浪千层”匾挂于二楼正中。郭沫若题书《登楼即事》三楼室内

大观楼建成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人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外旅游文化交流更加广泛深入的新时代,大观楼的历史文化对于昆明人云南人甚至中国人和国际友人都有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和感召作用……所以我,过一段时间便会应约或自发地到大观公园游览一番。

曾几何时,昆明大观楼对面和左侧面的水边游道,护栏换成了四根钢绳串连若干金属方桩钢绳充当栏杆比钢管耐看,金属方桩安稳特别是镂空的书法,让人赏心悦目我姑且把这些方桩称八方桩称作“文化桩”,再仔细一看,这些文化桩上的漂亮文字都来自于大观楼长联,其意蕴更是对大观楼及楼前湖面风光甚至整个大观公园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绝佳点化。

但我的“叫好”正要成型,一阵疑惑突地蒙住脑海,并僵住了我的摄影节奏:相邻“文化桩”上的长联选句,竟然互不连贯,甚至没有任何内存关联。似乎护栏的设计和施工原来与大观公园的历史人文毫不相干,反正凭我的知识修为和理解能力始终无法明白。尤其是有一根桩的“宋挥玉斧”特别不可思议地反装,真不知施工者是怎么做到的,而管工者会看不到的?

写下这篇不伦不类的拙文,我改了若干次标题,还是犹豫再三,又拖了两天才上传,请文友见教!

.孙髯(1685-1774),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祖籍陕西三原,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岁(1685)。因其父在云南任武官,随父寓居昆明。博学多识,乾隆年间,曾为昆明滇池大观楼题楹一幅,计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被后人尊称为联圣。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大观楼前立此存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