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十三

标签:
湿地塞罕坝地球卫士风景大道管理区 |
分类: 闲逸涟漪--散文 |
终见塞罕坝人工壮景
走马观花承德避暑山庄的次日清早,我们即时开始了“塞罕坝两日游”行程。塞罕坝是我被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强烈感动之后的非常神往之处,终于要前往游览了我自然也很兴奋。半道上被安排游览哈里哈湿地公园,但因下雨未能畅快一观。
据有关资料介绍,塞罕坝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与河北北部山地交接,主要为高原台地。“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全名译为“美丽的高岭”。东西长51.46千米,南北宽17.84千米。区域海拔高度1500-1939.6米,面积20029公顷。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169天,年均6级以上大风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在这里不按天过,更不按月过,而可能是按小时过的。
史上塞罕坝也是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之天然名苑,辽、金时称作“千里松林”, 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巡幸塞外看中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康熙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古代礼仪,同时为锤练八旗战斗力,怀柔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 “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史称“肄武绥藩”。但随着历史推移,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于同治二年(1863)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再后又遭日寇掠夺采伐加连年山火,到解放初,原始森林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已不复存在。塞罕坝退化为高原荒丘,“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
1962年林业部在此建立机械林场,以塞罕坝定名。来自18个省区市、24所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和周边地区的干部职工369人进驻塞罕坝,誓言重新安排山河大地。但第一年种下1000亩树苗,成活率竟不足5%,第二年春天又造林1240亩,成活率也只提高了3个百分点。大自然以无数的困难和考验,不断地磨练着塞罕坝人的耐力与决心。塞罕坝人屡败屡战,每一次都重整旗鼓,跟大自然较量、协商,诚所谓,人类相待以善,自然敬之以礼。50多年来塞罕坝三代人用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加上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1993年,塞罕坝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3年被命名为“河北省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森林公园;2006年被评为“爱国报国全国模范先进单位”;在“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中获银奖;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中国自驾车旅游100强目的地评选活动进入前50强,在中国林木网评中入选“金榜十强”;还被评为“五星级森林公园”。2008年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2009年获“河北最美三十景”之一、“中国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明星旅游目的地”等;2010年获 “河北质量诚信5A级品牌企业”称号;2017年荣获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地球卫士奖”。奖杯模型就放大塑在小镇入口前的环岛上。
记得在哈里哈上车后,导游便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诱导大家午餐后自费(收费很高)去参加那达慕(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体验满蒙风情,品尝奶茶和当地美食,穿民族服装拍照,骑马漫步,欣赏马术、马头琴、歌舞、呼麦、摔跤,等等(由他收费统一购票)。类似的自费活动我们都见识过了,不想再去重复费钱,尽管后来导游又来单独劝说,还给我们不少优惠,我们还是坚持不去。
完全新建的塞罕坝小镇,显然专为旅游打造,街面两边都是店铺,没有当地人的住房。我们在下榻的旅馆里午休了下,便去机械林场总部前的广场逛了逛,然后游到林场边缘瞭望森林,然后在“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的起点处游览了一小段。
这条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东起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即塞罕坝森林小镇旁),经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至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全长180公里。串联木兰秋狝、阿鲁布拉克围、茶盐古道、国家牧场、契丹部落、中国马镇等大组团20个旅游项目,沿途共设有御道口游客集散中心、中国马镇游客集散中心、永太兴游客集散中心等3个游客集散中心,设有双岔河驿站、乾隆行围驿站、康熙饮马驿站、天成号驿站、鱼儿山驿站、皇封山驿站、大峡谷太阳湖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等7个游客服务中心,建有图尔根自驾车营、京北房车营等2个房车营,建有骑行、步行慢行系统30公里,停车港湾、观景平台13个。
下午,我们在街上一家莜面馆吃了晚餐,又在一家烧烤店吃了几串烤羊肉。












































(部分图片采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