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2021-08-09 10:58:38)
标签:

北京天坛

祈年殿

皇穹宇

历史人文

旅游

分类: 闲逸涟漪--散文

天坛公园走马观花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次到北京,我都没去过天坛公园,这次决计要去走马观花一回。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占地273公顷,面积占整个崇文区的1/4。布局呈“回”字形,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0年),是按传统礼仪制,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的国家祭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还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自明永乐19年始,共有22位皇帝亲御天坛,向皇天上帝顶礼膜拜,虔诚祭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是王权天赐的象征,也是古代中国人宇宙观的集中体现。祭天典礼在我国延续了大约五千年,该礼仪从历史角度系统展示了祭天文化。明清两代皇帝在此祭天祈谷,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天坛建筑群是中国古代礼制祭祀建筑的最高代表,也是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辛亥革命后废除祭天祀典,1918年改天坛为公园。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北京市政府对天坛文物古迹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经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2500多棵,还在百花园种植了大量花卉。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天坛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国家旅游局批准天坛公园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据称,无论从架构、力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天坛都是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的建筑杰作。昔日的皇家坛庙已经成为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有祈年殿、斋宫、圜丘坛、长廊、万寿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古迹。

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祈年殿又称祈谷殿直径32米,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象征春夏秋冬;中间12根金柱比龙井柱略细支撑第二层屋檐,象征一年12个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三层共28柱子,象征天上28宿。

祈年殿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为连檐通脊式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俗名为72连房。长廊中部偏北,有五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神库西面是神厨,祭天时在制作供馔糕点。祈谷坛的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长廊相连,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72间,与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对应,象征72地煞。

皇乾殿坐落在祈年殿以北,矩形院落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状像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样铒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是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

斋宫是祭天大典前斋戒场所,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宫内建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采用绿色琉璃瓦,以两重宫墙、两道御沟围护。布局严谨,环境典雅,是古代祭祀斋戒建筑的代表。无梁殿即斋宫正殿,绿琉璃瓦庑殿顶,殿内为砖券拱顶,殿前月台崇基石栏,三出陛,正阶13级,左右各15级。无梁殿是皇帝白天斋戒场所,殿内陈设朴素,所悬钦若昊天匾为乾隆御笔,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虔诚。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明时圜丘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14年(1749)扩建,并改为艾叶青石台面和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南,坐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出台阶九级。是举行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8根檐柱,中间8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鎏金斗拱,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独一无二。东殿内供奉大明(太阳)之神、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为三音石”。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可听见两声回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

皇穹宇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皇穹宇圆形院落墙壁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砌墙结构紧密,墙表直径651米,高3.27米。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靠墙讲话,虽距远但可清楚听见。

  丹陛桥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及其南天门(成贞门)的甬道,也是连接祈坛和圜丘坛的轴线,长360米,宽30米。丹陛桥上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御道,西为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北行步步登高天庭。 

  神乐署位于西外坛,为明清时演习祭祀礼乐场所,被誉为两朝最高礼乐学府。神乐署始于明永乐18年(1420年),初称神乐观,观中殿宇众多,环境优美,开有茶肆、药铺,又称天坛道观。清乾隆8年1743年)改神乐观名为神乐所。乾隆19年(1754年)定名为神乐署。

南神厨院位于圜丘东,坐北朝南,院门南开,主要建筑有神库、神厨、井亭,是圜丘祭天大典前制作圜丘坛各种祭品的场所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两个多小时,穿过公园,了解大概,我们来到护城河边伫立了下,便乘公交返回宾馆方向了。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京冀辽吉黑遂愿游之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