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轿子山看热闹(上)

标签:
昆明轿子山国庆旅游 |
进山之前有风光
国庆长假期间,各风景区都很拥挤,特别是交通人满为患,更不宜退休人员外出游览,偶在“马蜂窝”上发现,昆明近处的轿子山尚在旅游淡季,一日游价格适中,天气也在连日阴雨的间隙,于是订了2日行程,一辆载客五人的房车,司机兼导游送我们去。
轿子山位于昆明市北部150公里的禄劝县东北角乌蒙乡与东川区交界处,主峰最高海拔4344.1米,被称为滇中第一高峰,因其山形如一乘放置在万山丛中的花轿而得名,最低海拔2300米, 相对高差超过2000米。在海拔3800~4100米的地段上,分布有众多的冰蚀凹地,有的终年积水,成为高山湖泊,又称天池,著名的有雪山天池、木梆海、精怪潭3个湖泊。由于湖泊所处位置高,山顶气候不稳定,湖水水面一经扰动或高声吼叫,常会导致下雨或冰雹,增加了轿子山神秘的色彩。
用地质学概念来说,轿子山又处于小江断裂带和普渡河大断裂之间,为云岭山脉由西向东的延伸,属拱王山系的余脉。远古时代轿子山地区处于海洋环境。下古生界时,该地区位于高纬度海洋环境,形成震旦纪冰碛层和寒武纪磷矿床。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寒武纪时期为露出海面的隆起剥蚀区。二叠纪时又沉入海底,形成下二叠纪时的海相沉积地层,中二叠纪时的海底,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形成轿子山主峰的玄武岩。中二叠纪以后轿子山地区上升为陆地。上三叠纪时这一带出现一些拗陷盆地,在中侏罗纪时结束其盆地的历史,轿子山地区全部上升为陆地,在以后的2亿多年中没有接受任何沉积物。
新生代以来,轿子山地区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东侧以小江断裂呈阶梯断陷的形式发生断陷,西侧以普渡河大断裂发生断陷,北部则以金沙江大断裂发生断陷,轿子山地区形成了强烈的穹隆区。第三纪时期,云南地区经历了准平原化过程,在轿子山及其附近山地海拔3800—4050米的山顶平面就是这一原面的残留地形,这一原面在第三纪时期形成于较低海拔,在以后的地质年代里,由于云南地区强烈上升运动,被抬升到较高的海拔高度,成为滇中、滇东北地区的最高峰。
有人形容,轿子山砥柱千仞,立体气候明显,地质地貌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考价值,动植物资源丰富,冬季冰雪覆盖,所以一般称之为轿子雪山,是距离云南省省会昆明最近的一座极具开发潜力的雪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登山旅游爱好者,主景区是杜鹃花海,高山天池,七彩瀑布,轿子佛。但因游览观赏季节分明,我们来的时候主要观赏山崖险峰、林海飞瀑等,加之天气不佳,随时有浓雾迷漫,可能连轿子山真面目的局部也看不到一点。
公路等级较低,限速60公里,越接近景区越窄,弯道也越多越急,但越能让人感觉到山清水秀的美妙。到了轿子山停车场,从高处看,停满各式汽车的景象既壮观又动人。游客中心前卖吃的摊子很多,价格不菲但方便了广大游客,也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行之有效。我想能来此旅游的都不会在乎这点与城内的差价,能在这么高海拔处吃到新鲜可口的热腾腾的农家鸡蛋、玉米、洋芋、花生等,本身就是一种有档次的享受。停车场边就是很好的观景台,拍照留影随心所欲,也很惬意。
转乘景区摆渡车前往下坪子索道站,20多分钟的路程弯道更大,沿途风光无法拍摄。在下坪子停车场后有一个广场,一群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顶着雾正卖力地表演着民族歌舞,让国庆七十周年节日的氛围穿透雾障向四面传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