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bmiddle/4a086feaga816af7f060e&690
日历又翻到了15号,我可爱的童宝又长大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来,童宝的生长发育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妈妈帮助总结一下18个月童宝的七大进步吧。
第一大进步:童宝由小“电视迷”变成了小“书迷”。
童宝在18个月龄一整月的时间里只看了40分钟的《巧虎》,家里的电视就再也没打开过。某日,奶奶说“看一会儿《巧虎》吧?”童宝答“不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童宝说的吗?童宝原来可是一个十足的小“电视迷”啊,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举着遥控器要看电视。我接着说“那看一会儿书吧?”童宝高兴地答“嗯!”于是,我陪着童宝看了20分钟书,孩子很满足。由于童爸爸的意外住院,我带着童宝回到了大禹城邦,新房子的有线电视信号还没有正式开通,我们家人一点儿都不介意,也许再过两个月没有电视的日子,童宝就不知道电视为何物了,真是成全了我的想法。童宝看书的注意力也大大提高,每次的有效阅读时间都能保持20-25分钟,对于符合月龄新接触的绘本都能够从头到尾完整地看完,对于她喜欢的内容部分会要求妈妈反复重复。
第二大进步:童宝会坐便盆,彻底告别了纸尿裤。
童宝进入18个月龄后,肌肉的自控能力发育的更好了,我们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她坐便盆,告别纸尿裤。出乎意料的是,这项原本让我非常头疼的事情竟然这么容易地就实现了,不到三天的时间,童宝在想大小便的时候,就会主动告诉大人,并自己主动坐到便盆上了,不过还需要大人们进行适当地帮助。童宝夜间也不使用纸尿裤了,比较省事儿的是,这孩子晚上只在凌晨1-2钟左右起来尿尿一次,然后就一觉到天亮了。虽然有的时候由于爸爸妈妈没有及时发现,童宝会尿床,但一整月里童宝有很多晚不尿床的良好记录。
第三大进步:童宝的“融入”能力有所提高。
在第16个月的童宝成长日记里,我有过这样一段记录“童童打滑梯,最近有这样的倾向:小朋友少的时候,她就玩儿,小朋友多的时候,她就不玩儿了,离得远远的。”其实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太在意孩子的这种表现,简单地认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个小阶段。直到童宝的太爷爷过生日,家里来了好多人,童宝吓得都没敢进包房吃饭,就躲在饭店的大厅里吃饭,我感觉非常地心疼。随后,我查阅了很多育儿资料,与老公认真分析了童宝的表现,我也同姥姥做了交流,我们平时对童宝存在着严重的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行为,使孩子不闯实。另外,加上童宝为剖宫产所生,非母乳喂养,生活环境不稳定总是不停地搬家,使孩子没有安全感,所以才出现了上述行为。为了提供童宝的“融入”能力,我和老公都努力从自身做起,切实建立起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安全感,让她变得自信、勇敢。我纵容童宝做一切她喜欢做的事情,包括童宝把一盆水都倒在了地板上,她趴在地板上游泳,童宝把一盘子的豌豆都掰开了,用小手把豌豆一个一个捏碎,做成了豌豆泥。这在奶奶和姥姥眼里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我坚持让孩子这样做了。童宝变得越来越喜欢我,所有玩的事情都主动找妈妈,因为她从我这里可以得到她需要的满足,我喜欢她黏着我的感觉。我们的努力很快见到了成效,童宝现在打滑梯的时候,不管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孩子,她都勇敢地尽情地去玩耍,而且还懂得排队一个接一个玩儿。而且童宝在小区里还有了几个固定的小朋友,有几个3-5岁的小姐姐,还有同事、同学家月龄相仿的小朋友,每天晚上告别的时候都依依不舍地相约明天这个时间还来这里玩儿。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提高孩子的“融入”能力,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坚持的事情,任重而道远。
第四大进步:童宝认识颜色和形状了。
童宝12个月的时候,我就给她买了各种形状的积木往木箱子里投放的玩具,也很正式地教过她颜色和形状,但都无功而返。终于童宝在18个月的时候,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这个玩具玩的很熟练了,而且会根据妈妈的提问在众多形状中正确地找出圆形和三角形。
皓皓妈给了几个皓皓小时候的玩具,也有一个投放积木块的玩具,分别是1,2,3,A,B,C和三种小动物,我非常确信童宝是不认识数字和字母的,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她。童宝自己玩这个玩具的时候,我和老公两个人都说她肯定不会玩儿,没想到小家伙把3个数字和3个字母都找到了对应的孔洞,她的表现让我和老公两个人都目瞪口呆。通过几个小测试,我们发现童宝是靠颜色识别的,原来这些颜色她都已经完全能够识别了。家里爸爸妈妈、姥爷姥姥的四双拖鞋只有颜色不一样,款式和条纹都是一样的,童宝可以准确地区分出来是谁的拖鞋。发现了童宝的这个成长秘密后,我就开始逐步把每个颜色所对应的名称告诉给她,但她暂时还没有建立好正确的对应关系,这也符合孩子先形状再颜色的认知发育过程。
第五大进步:童宝有数量和数字的概念了。
《小熊宝宝》系列绘本的《散步》分册,是童宝最喜欢的一本,只因为她喜欢那个小熊窗前的白色娃娃风铃,这本是每天晚上的必读。我每次给她读的时候,都教她数数有几只小青蛙,有几只小鸭子,有几只小狗,久而久之她就建立起了数量的概念。我经常无意间发现,童宝自己站在鱼缸前自言自语的数小鱼“1、2、1、2……”,吃樱桃的时候,童宝也自发地数数,“1、2、1、2……”如果我帮助她接一下“3,4”,她就能继续数到5。有意思,“s”这个声母对她来说并不难啊,她自己的姓氏就是“s”系的,她说的都挺好,而且“上”“沙”这些说的也都挺好。
有了皓皓妈给的那个玩具,奶奶白天在家经常教童宝识别“1,2,3,A,B,C”,没想到小家伙都会了,而且还会说了。她每次看到单元楼门口的对讲机键盘、冰箱和热水器上的液晶显示器都说“1、2、1、2……”,看来她认识几个数字了。奶奶教童宝认数字也是偶然的行为,只是随便找个身边随手有的教具而已,这种不经意的识字我还是认可的,不过在童宝3周岁前我不会有计划地教孩子识字,过早地接触逻辑符合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合适的事情。
第六大进步:童宝的观察力、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很多幼儿绘本的封面都是和内容中的某页是一样的,每次童宝都会发现,一读到中间的那页内容,她就重新翻到封面让我看,告诉我他们是一样的。而且,童宝的细节观察力也很不错,经常能够发现我都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
夏天的傍晚,我经常带着童宝外出散步,她对大人们使用的健身器材也很感兴趣,我经常发现她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做健身器材看得出神,等我让她也试一试的时候,她总能带给我意外的惊喜,她玩儿的太好了,对健身器材使用正确,动作协调。这说明孩子的观察力和模仿力都有了新的进步。
在观察力和模仿力的基础上,孩子都会发挥她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每个孩子都与生俱来的天赋。童宝经常跟着姥爷给家里的小鱼喂食,某日,随便让童宝模仿一下小鱼是如何吃食的,结果是让我这个妈妈都自愧不如。童宝的两只小手放在身后不停地摆动,表示小鱼在游泳,然后头不停地晃动、小嘴巴一张一合的,配合着小眼神把小鱼争抢食物的样子表现的惟妙惟肖。家中所有的大人都说从来没有教过童宝相关的动作,而且也是第一次让童宝做此动作,我实在难以相信这竟是一个18个月小宝宝的精彩表现力。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发现我在唱儿歌的时候,童宝的自编自舞都非常精彩,虽然很随意,但都把儿歌的内容表达的很充分,而且每个动作还都左边表示一下,右边表示一下,很有对称美。6周岁前的音乐和美术是孩子表达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好的方式,我打算这个年龄之前不送她学任何特长班,就让她随便地唱跳随便地画去吧。
第七大进步:童宝具备了自我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我从吉大一位妈妈手里置换来一套七彩叠叠圈,全家人都是这样教童宝的,“这个圈大,这个圈小,把大的放在下面,把小的放在上面。”可是最后童宝会自己玩的时候,我发现她是这样完成她的工作的,放一个圈自言自语地说“下去”,发现没下去,自己就重新换一个,再说“下去”,就这样不停地换来换去,最后把七彩叠叠圈摆好了。很明显,孩子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孩子的逻辑和大人的逻辑完全不同,我们不能用太多的“教”,束缚了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人们只要遵循自然,“不教”就是最好的“教”。
**************************************************************************************
分割线写童宝的一则趣事:
我小的时候称呼姥姥为“gaogao”发三声,直到很大了,家里的亲戚们还总是当笑话提起这件事情。所以我一直很期待地想知道童宝怎么称呼姥姥,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小家伙居然称呼姥姥为“a—m”!a发四声,称呼姥爷为“ao—ye”!ao发四声。这也太离谱了!我分析了一下,原来是“l”这个声母还发不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