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老师亲自编写 版权所有
一次函数门道多
二点一线确立之
三角函数纳其中
四种知识其乐融
初中一次函数该如何讲
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种函数,这个章节简要的把函数的意义介绍了一遍,然后从正比例函数开始引入(y=kx)。这个章节在任何版本的教材里都没有去介绍k(斜率)的意义。
因为如果要讲k(斜率),那么问题来了,那就必须要了解三角函数,可是三角函数是初三下册里的知识(一次函数是初二下册里的知识),我们当然也可以提前讲一下三角函数,可是问题又来了,k(斜率)是有负值的,我们在初中阶段只会接触到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是不会出现负值的,那么我们还得把任意角三角函数(或者至少要把180°角的三角函数给讲了),但是任意角三角函数是在高一必修2里的知识,这可怎么讲?不能一下子把高中的知识也讲了吧。
我们先来看一下初中阶段怎么介绍一次函数的(各位数学大咖们,照顾一下家长们):一般地,形如y=kx+b(k≠0,k,b是常数),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k为一次项系数,其图像为一条直线。当b=0时,y=kx+b即y=kx,原函数变为正比例函数,其函数图像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是正比例函数。看好了,这里在介绍的k时,只是介绍它是一次项系数,可是很多孩子都会很纳闷的问这个k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像很多孩子会追问二次函数里a,b,c是什么一样)。
先看看初中数学解一次函数解析式给的例题: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http://www.91jiaoyan.com/bbs/attachment.aspx?attachmentid=1422
解:设该一次函数为:y=kx+b,由已知得:将(4,0)、(0,-8)代入其中
0=4k+b 得到: k=2 所以
y=2x-8
-8=0∙k+b b=-8
初中解一次函数都是给出两个点的坐标,然后代入一次函数一般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到k和b。b好理解,我们在讲的时候也直接说是与y轴的交点或者与y轴交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但是学生问到k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就直接告诉孩子这是x的系数,不需要掌握。这么讲没有错,但似乎孩子们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看看我是怎么讲的!
首先,我会把b先解释一遍,b就是与y轴的交点,也可以说与y轴交点坐标的纵坐标值,还可以说成把一个正比例函数沿着y轴的方向向上或者向下平移的单位个数。因此,上面的例题中b就不用解了,直接看图就能知道是-8。那么再来看看k(很伤脑筋的讲法),我会先告诉孩子,在初三的时候我们会学一个知识点,叫做正切值(tan),正切值放在直角三角形里,就是一个锐角所对着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那么斜率k就是(很恶心很想吐很饶舌的讲法)直线与x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也许有很多老师也都这么讲过),那么上面的图中的斜率k,我们就可以看成8/4=2。这样这道题不用解,直接就看出来了。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一条直线,是从左上角往右下角画下来的,k就是负值,这该怎么讲,对于一般程度的孩子,我直接告诉他找到这条直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的邻补角,然后求它的正切值,然后加一个负号(-)。那么上面那个斜率k的讲法统一规划为:斜率k是一条直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如果这个夹角大于90°,那么k就是这个夹角的邻补角的正切值加上一个负号(-),但切记,我说的这个这只是针对于初中的的讲法。
ok!要是遇到程度好的孩子,他会追问为什么直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大于90°,k是负值,那么又要头疼了(不是我不想讲,这一讲直接把高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意义都得讲出来了),好吧,讲吧。
http://www.91jiaoyan.com/bbs/attachment.aspx?attachmentid=1423
http://www.91jiaoyan.com/bbs/attachment.aspx?attachmentid=1424
如上图,我们可以把一个圆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圆心在原点上,那么半径是距离单位,所以半径OA永远是正值。如上图,tanθ=AC/OC,而OC和AC是有方向的,所以当一个角度在(90°,180°)之间时,AC还是正值,而OC就变成负值了(OC旋转到了x轴的负半轴方向上),所以当夹角在90°在180°时,tanθ就是负值,所以斜率k就是负值。(我就是这么讲的,当然对高中学生我会讲的比这个细,初中老师们可以参考一下)。
最后重申一下,我这种讲法在解题的时候,如果遇到解答题,那么还是用初中课本教的方法解答,但是遇到选择和填空题,用我的方法会方便一些。
TEL:13811820924
公共微信:airbustg
个人微信:airbus_1984
QQ:1832333243
sina博客:airbus1984
童老师数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