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龙大厦--爆破前后

标签:
拆迁滨江爆破房产 |
分类: 我眼我见 |
江岸路35号,港龙大厦。它隶属于芜湖长江航运公司,曾经是该公司的微波楼,有17层约55米高。为了配合滨江公园建设,2007年11月,芜湖滨江公园建设办公室对外发布指标公告,对它的拆除工程公开招标。2008年7月6号下午5点,是对这幢建筑定向爆破的时间。出于采访的便利,我们在它最后的数小时内靠近它,记录了它的最后时刻。
中午11:00,距离爆破还有六小时
此时警戒线尚未完全划分,我们还有机会稍微靠近一点拍摄。
下午,15:30,距离爆破时间还有一小时三十分
离港龙大厦两百米外的镜湖环卫所,成了爆破指挥部的临时办公点。四楼会议室上,芜湖市政府洪建平副市长、孙再平副秘书长,以及滨江公园建设指挥部其他负责人,与此次爆破相关的全体部门负责人聚集在一起最后一次商讨爆破程序及安全问题,紧张的气氛中暗藏着一股躁动,令人不由地急切起来。
下午16:00,距离爆破还有一个小时
同事文刀刘指着即将爆破的港龙大厦,想留下它最后的身影。骄阳似火,炽烤着屋外的一切。
从早上6点钟开始,港龙大厦的装药工作就已经开始,此时,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炸药桶,只要轻轻一点,便会轰然倒下。
为了安全起见,爆破点周边两百米内的居民都做了撤离,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
从芜湖滨江公园一期总平图上我们了解到,港龙大厦的未来,是芜湖大剧院及城市广场的所在。似乎是命运的轮回,当年的市工人文化宫在爆破拆除之后,鸠兹广场灿然登场,成为芜湖久负盛名的景点之一。
下午16:30,距离爆破还有30分钟
烈日之下,即将倒下的大厦与两百米外屹立百年的芜湖老海关遥相对望,似乎在深情地诉说着什么,令人不由地心生几分不舍。
一边的江面上,水上公安正乘着巡逻艇巡视着,以防江上船只的靠近。突然,楼下的树丛里,两个恍惚的人影令人顿时紧张起来--都什么时候了,还有人在这儿散步?
等到走出树林一看,原来是省电视台的记者,港龙大厦的爆破拆除,也成了一场媒体间的新闻争夺战。
距离爆破还有10分钟,港龙大厦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烈日西移,港龙大厦默默地注视着天际,今天的夕阳它是看不到了。
蓝白相间的警戒带随风轻轻舞动,它飘动的方向预示着当时的风向--向东偏南。蓦地,楼下传来一片喧哗,似乎有人要硬闯爆破警戒区。
想要强行通过的市民被承担警戒工作的民警劝回了,一场虚惊。
16:57,距离爆破还有三分钟
老海关,依旧在沉默中注视百年来的风云变幻,静静地,令人不安。
我身边,长枪短炮,摄像机、照相机、手机......早已为那个时刻做足了准备。
17:00,爆破开始......
一切,都从令人不安的寂静中开始,那么静,那么静......突然,一阵烟尘从大厦的底部升腾起来。
当大厦开始倾斜的时候,轰隆一声,从脚底直震上来,震耳欲聋!
随着巨响的结束,港龙大厦向北倾斜着倒下,烟尘腾空而起,惊飞一群鸽子。
大厦倒下了,烟尘滚滚而上,仿佛昭示着内心的不甘。
东南的风向把烟尘吹向了老海的反方向,在这次定向爆破拆除中,这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竟连烟尘的影响都不曾波及,真是幸事。
烟雾中,消防的水枪上阵了,高压水柱让天空恢复了一片清明。
17:05,爆破结束五分钟后,指挥部宣布爆破成功
消息传来,洪建平副市长自然成了被采访的焦点,他表示,此次港龙大厦的爆破是芜湖市第一次对这么高的建筑进行定点爆破,算得上是芜湖高层建筑
负责此次爆破任务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爆破技术公司徐斌经理向记者们介绍了爆破中的技术问题。
来自省、市电视台、报社及网站的各路人马齐聚于此,场面甚是壮观。
人群中,市政府孙再平副秘书长和建委濮亚峰副主任露出了疲惫的笑容--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远处,烟尘散尽,港龙大厦面向北方倒卧。爆破之后,其原址预计在2年内将建成一个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文化艺术中心及广场,这也是芜湖滨江公园建设的重要做成部分。
17:30分,爆破结束30分钟后
我们踏着烈日的灼热来到爆破后的现场,第一时间近距离地接触那片废墟--几小时前的影子荡然无存。
阳光的背面,大厦的废墟在光景的交织中参差着扭曲的钢筋,似乎想拼命地抓住落日的余晖。
这一面,曾经是安全楼梯的墙,此时却像是一段倒放的水泥梯子。梯子,是的,或许这正是它的宿命吧,连接过去,伸向未来,记录一座城市的文化变迁。
昔日的工人文化宫,在它的废址之上,建起了著名的鸠兹广场,成为目前芜湖最具盛名的景点之一。
港龙大厦呢?在它的废址上建立起的芜湖大剧院和城市广场,会给我们多少期待与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