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雪灾反思杂谈 |
分类: 我思我想 |
昨天的一场大雪,虽为强弩之末,但仍让芜湖再次陷入白色的冰冻世界。一大早,除了雪色,再看不清别的。
马路,在路灯的照射下反射着冰冷的光,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很危险,这里非常滑.....
几乎与此同时,人行的员工们最早上路;一些路边店铺则更早拿起了铁锹--清除积雪,从自家门前开始!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八点半以后,上路扫雪的单位越来越多了。
在白雪、冰冻包围下的镜湖公园里,三名保洁女工正在铲雪,可白莽莽一片中,她们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
即使是自扫门前雪,步行街的商家们也可以拿出足够的气势,商之都、老余昌、海澜之家......今年冬天的扫雪,将会成为很多年轻人一生难忘的经历。
值得称赞的是商行的年轻人,超越边界的束缚,发扬国际主义的精神,把雪一路铲开去......
又见小红帽......
团市委的青年志愿者们,没有什么高谈阔论,没有什么自我宣扬,然而在27号最早出现的铲雪队伍中,有小红帽们;在可能是最后一场铲雪行动中,他们仍然活跃。
一阵阵铁锹声伴着大伙有力的号子,快乐的情绪感染着经过的人们,这种快乐是一种付出的快乐,是一种给予的快乐,是所有快乐中最可贵的快乐。
再往广电方向去,一路上熟悉的、不熟悉的单位、部门、公司或是个人......2008抗击雪灾的队伍中,已经没有了个体,只有一种坚韧的合力!
如果不出意外,这场雪灾应当划上一个句号了。但是扪心自问,这个圈,我们画得圆吗?
每天,热线节目中都会接到一些感人的表扬电话,有表扬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的,清除积雪,他们是代表政府的最基层组织;送款上门,他们免除了低保户们雪中出行之苦......
有表扬新福利公交公司的,大雪中,司机们克服种种困难,依然坚守在城市道路上......
有表扬交警的,鸠江交警大队两位警官在解除纠纷后,把八十多岁的老爷子用警车护送到目的地......
我是做房产节目的,熟悉的是建委系统及房管部门,这场大雪中,值得称赞的还有他们:
全市在建工程施工工地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所有直管公房及拆迁危房,没有发生人员及财产损失;城市主干道在最快的时间内恢复畅通;那一辆辆在铲雪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工程车,哪一辆不是出自建设系统的努力?
当然,值得称赞的还有很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些都是经验,非常富贵的经验,数十年不遇的经验。
除此以外,就没有了吗?不,还有教训。
与公交车有着鲜明对比的,是出租车。这场雪灾中,出租车行业的表现已经超出了人们可以理解的范畴--积雪难行,耗油量大,出车风险大。人们可以接受这个行业适当的调价,但是不能接受漫天要价,更不能接受漫天要价的同时拒载、拼客......
有关这个行业的管理,是否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教训?为什么这个行业中就不能出现一些志愿者,在危难中与城市、与市民共命运?司机冒险上路,能否在管理费或油价上给予倾斜,用实际的内容鼓励他们?
......
一场大雪算是过去了,我们还应当做些什么?还应当留下什么?政府是否能够把雪灾中的经验及教训形成文字,留予后人?或许,再过个三五十年芜湖都不会再遇上类似的雪灾,然而三五十年之后呢?总有用上的一天。谁能说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