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房管局网站上挂出了月桂都市花园二标段预售的许可证公告,而具体的预售方案则未公布。
今晨,《大江晚报》A9版刊登了与许可公告相连的预售方案,B8版登出了整版广告。广告上注明:11月14日下午3点,在房管局的现场监督下,按照现场排队的顺序发放选房顺序号,共230个顺序号,发完为止。
预售方案第二条:本次开盘共228套住宅,共发放顺序号230个,发完为止。发放选房顺序号当日,一律实行实名制登记,以选房者有效身份证件为准,即一个姓名只登记一个选房顺序号,姓名一旦登记确认,将不予以更改,且登记名单复印后送至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办公室审查。
从方案公开到正式选房,只有短短八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虽然仓促了一点,但是一切,似乎还算严谨。
下午两点多,辗转来到位于项目对面的售楼处选房放号现场,严格地说,该处还算是位于背街背巷的。
一百六十多位排队者,坐着编有顺序号的蓝色塑料凳上,秩序井然。可以看出,开发企业是做了不少准备的。虽然预售方案见报到拿顺序号仅仅只有八个小时,但是可以有效避免排队人在外露宿,这种做法还是受到排队购房者认同的。
采访中,排队购房者之所以看中月桂,一是由于地段的原因,随着城市对外扩展,月桂所处的位置已经算是比较中心了;二是由于学区的优势,此处小学划在师范附小,中学划在二十七中,两所学校都是我市目前名气较大的学校,客观上提升了月桂的价值。
问及房价,年轻人表示可以接受,且神情相当轻松;而年经大的则是另一种看法:
“一直在涨么,反正都是涨,接不接受还不都要买?”
“你们节目办得很好,大家应当多听听,可是再听,房价也还是在涨......”
“都是这样,也不是这里一处高,太贵了,可是没办法......”
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看似没有多少购买能力的年轻人会轻松表示可以接受呢?事后一寻思,又当下释然:原来啃老一族也。不过当了啃老族,实在是因势所迫,实属无奈。可要是啃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可就有点太......
时间已过三点,房管局整顿和规范市场办公室的领导赶到了现场,当场核对开发商印制好的顺序号,准备按现场秩序一一登记。

此时,排在一号的排队人站了起来,拿出一张写有“方**”姓名的纸条,下方是方**的身份证号码,再下方是其电话号码。

在先期的采访中,这位排在队伍之首的朋友亲口说过,自己是外地人,当初没买到一标段的房子,才改买的二标段,结果房价涨了好几百,非常恼火。
而此时他拿出的方**的身份证号,开头却是“340202......”。当整顿办钱科长问是不是他自己的身份证时,他当场回答:“是的,我没带在身上。”奇怪,莫非他有双重身份?

好在纸条下方还有一个电话号码,钱科长当场拨打了这个电话,结果......电话接通了,是方先生本人。

神秘的一号购房人在整顿办的警告下才赶到了售楼处,此时已经耽误了近二十分钟。然而排队的一号真是他雇的吗?

就在真正购房的一号顺序登记后,与排队一号操着同样闽浙口音的二号排队人竟然也递上了一张白条,所不同的是,最下方有撕过的痕迹,很可能是她看情形不对,把写着电话号码的一行给撕掉了。(像狗啃的)
钱科长问她,是不是自己买房。她还蛮干脆,承认是帮人排队的。可是帮谁排队呢?她指着纸条说:“就这个人。”
我依稀记得先前采访是她说自己不识字的。原来,被雇的与雇人的竟然并不相识,看来这月桂二标段预售的排队人真还够神秘的。只是不知道这长长的两溜队伍中,还有多少是这种情况。
鉴于出现的问题,钱科长表示,将把所有类似的排除顺序号单独标出来,待情况上报后给出具体的意见。
回过头来,想起报上的预售方案第二条,恍然大悟!“以选房者有效身份证件为准......”,人家可没说是“以现场排队者有效身份证为准”啊!又是一个意料之外与意料之内,一切原来尽在掌控之中。
我们会等到结果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