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说地产 |
没想到前天一篇《从易宪容大师的倒下而想到的》激怒了不少易粉。
首先声明,并不反对易宪容个人,而是反对他在不了解房产的情况下所做的“预测”及“指导”,因他的预测和指导,使更多的购房人利益受损。
还要声明一点,本人按揭贷款买房,三代血亲之内没有当开发商的,家庭幸福,夫妻恩爱。请一些受大师影响的小师们莫要胡乱揣测,留点精神吧。
好,话入正题。
一,房价高不高?
高,实在是高。本人每月还款3300,个人工资2000,好在那口子开片小店,可以支撑。似我家的经济状况,在本地说不上最好,也算是中上了,可也为这每月的月供而劳碌奔忙,比我家状况差的人如要买房,岂非更是难以为继?芜湖市市区的人均工资,每月大概八九百元,而市区内的商品房,每平3800以下的为数甚少,便宜点的,都比较偏远。能够完全以自己的能力,不靠家人独立购房的,即使有银行按揭,数量也非常有限。根据本人在节目中的统计,一至二月份,市区住房销售均价每平上涨73元,官方统计的数据则是上涨幅度超过13%。高不高?当然高。
二,高房价的前提下,销售好不好?
好,实在是好。根据节目统计,一至三月份,市区共销售商品房939套,而且,是在开盘楼盘数量不多的前提下销售的。
三,为什么一面是房价太高的呼声,一面又是销售的长红?
因为只有高价房可买,不买没得住。
打个比方吧,这也是我回复一些网友的。我们购买的粮食,分成几个等次,有普通粮店出售的无公害大米,每斤在一两块钱;有超市销售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绿色大米,每斤在三四块钱左右;还有有机粮食,每斤在九到十元之间。我们买米,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收入,各自不同的需求来购买。如果有一天,市场上的无公害大米突然消失了,要买,只能买到有机大米,公众会是什么反响?粮价过高!
一如现在对于房价的呼声。怎么办?如果这时候有位专家出现,大呼粮价太高,民无以为生,应当降粮价,会不会受到公众的欢迎?肯定会,一定会,一定肯定之百分百会。但是如果这位专家建议,加大购粮人的购买成本,买米时加税,加费,这样买的人少了,有机粮卖不掉,粮价肯定会降。公众会怎么想?估计深更半夜都会有人问候此人的祖先了--不买粮,喝西北风去啊。
换个环境,易大师之于房价,就如此位荒唐的专家之于粮价。
一个正常的房产市场,应当是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或平价房或限价房、普通商品房、高档商品房共存的。廉租房解决社会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提供的是住房保障,但是对于房价影响不大,因为适合廉租房的群众不会去购房,他们要满足的是基本居住需求,而不是购房需求。经济适用房或平价房,或限价房,可以满足社会中收入较低,又不属于低保的群体住房需求。普通商品房可以满足城市中经济收入状况中上等的群体购房需求。高档商品房则是为收入处于塔尖的人提供的。
反而言之,廉租房的存在可以缓解经济适用房的压力,经济适用房的存在可以缓解普通商品房的压力,普通商品房可以缓解高档商品房的压力。四者是相互补充,互为制约的。
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呢?不敢拿全国说话,我没那个水平。至少在芜湖市,没有廉租房,没有经济适用房或限价房。要买,只有普通商品房与高档商品房可买。并且,正是由于前二者的缺失,普通商品房都已不再普通,即使是普通的质量普通的环境,打出的都是高档的广告,高档的价格。不买?没的住。这就跟市场上不供应无公害粮食一样,要买就买有机粮,嫌高就别买,不买就别吃。
因此如果要遏制房价的上涨,当务之急就是完善结构,让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或是平价房限价房出现在市场上,这特别是平价房,它的出现一定会分流出一部分被迫购买非普通价格的普通商品房,这样才会减少“普通”商品房的销售量,才会买得少了,自然涨不到哪里去。这才是正确的减少消费的途径,而不是易大师所指导的加税加费,住房供应结构不完整,只凭加税加费,非但不能降房价,反而会推动房价的上涨。这些加出的税费,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购房人的头上,开发商照样得利。
结构完善了,就需要加大普通商品房的供应量了,销售少了,供应多了,普通商品房的价格才会回归普通,进而制约高档商品房的销售。这样才是一个良性循环,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完整的链条。
作为大师的易宪容,为什么不去市场里跑一跑?不去交易中心里问一问,单凭着主观臆测就断言房价的涨跌,单凭着主观想像就来指导降价措施?这是一位社科院主任所应为的吗?为群众呼吁降房价,没什么不好,即使不同意的也应当捍卫对方说话的权利。但是在不了解的前提下,以专家身份妄断妄言,是否有些过头?一年六百篇的房产论文,这是他参加社科院考核时提交的,既然是论文,就要为自己的学术论点负责,如果易大师能够负责的话,前年就有易粉听他的话不买房,他该如何负这个责呢?一如郭德纲拍着胸脯为藏秘排油说负责一样。
易大师的去职,理之所在,情之所在。不过还是要声明,欢迎易老师多写经过论证考察的论文,不想看到易大师哗众取宠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