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顾1997年香港金融危机-中央救市

(2007-06-27 08:35:42)
分类: 股市行情分析
 

1997年7月初泰铢沦陷,亚洲金融风暴开始,三月后金融风暴登陆香港。10月20香港股市下跌。

     10月21、22两日香港恒生指数连续大幅下挫;23日香港恒生指数最低下探9766.7点,当日下跌1211.5点,跌幅为10.4%。

     国际金融投资者用了一手明修"港股(货币市场)"这一栈道、暗渡"股市期市(证券市场)"这一"陈仓"的"妙棋"!

     一场真正的"金融阻击战"在香港拉开战幕!

     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对冲基金再次猎击港币,推高拆息和利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和期指指数,

     恒生指数从10000点大幅跌至8000点,比直指6000点。与此同时,它们在市场制造利空消息,扰乱人心,制造"羊群效应"。

     8月13日,横身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收市时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点,报收到6660点。在此关键时刻,

     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果敢措施,香港特区政府调动了1100多亿港元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

     迅速将恒生指数推高到24日的7820点,涨幅超过8%,高于投机资本7500点的建仓价格。8月27、28两日,投机资本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股指打下去。

     香港特区政府在股市坚守的同时,经过8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价格推高到790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

     27、28两日,香港特区政府将所有卖单全收,结果28日交易额达790亿港元,创下了香港最高交易记录。但是,国际投机成本并不甘心失败,

     决定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8月转仓至9月,与香港特区政府打持久战。从8月25日开始,投机资本在8月合约平仓的同时,大量卖空9月合约。

     香港特区政府则乘胜追击,使9月合约的价格比8月合月的结算价格高出650点。这样,投机成本每转仓一张合约要付出3万多港币的代价。

     至此,国际投机资本在8月合约的争夺战中完全失败。9月份香港特区政府继续投资,推高股指期货价格,以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

     9月7日,香港特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限制了国际投机者的操作空间。但日恒生指数上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

     同时,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稳定,国际投机资本的资金和换汇成本上升,不得不撤离市场,至此,香港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得以稳定。

     并且这次港元的没有硝烟"立体保卫战"被誉为国际金融史上货币"炒作与反炒作"的经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今日大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