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1124收盘综述:权重欲弹乏人问津纠结如故,短多攻势唯有医药最为流畅

(2010-11-24 16:33:24)
标签:

股票

分类: 收盘评述

101124收盘综述:权重欲弹乏人问津纠结如故,短多攻势唯有医药最为流畅

 

周三早市开盘两市回软又呈砸盘新低状,可事实上,除工行复牌与昨日新股齐聚跌停位置制造视觉效应外,近九成泛绿个股中跌幅超过3%者并不多见,依然可将竞价示弱淡定视为忧虑情绪的正常释放即可。且投资者观盘时若是有心,还会发现不仅金融与地产两关键指数出现难得的高开,就连沪指与沪深300两个大指数代表都因工行竞价跌停出现明显强弱差异,显然权重群体跌势陆续衰竭现已无法取得共识继续强压指数。沪指等大指数开盘顺着期指合约上拉势头展开回弹,迅猛复位走势使得市场重心获得有力托举,而中小板综指等小指数快速回补昨日分时缺口亦已摆脱短线回吐负压,故即便盘初冲板品种较为散乱并无明显联动效应显现,但券商、有色、军工等盘初领涨居前仍将反弹欲望引发。

 

金融、有色等权重群体回弹托举虽能使指数重心快速回稳,但积弱多时暂难凭借初段反弹就将沉重暮意完全驱散,沪指等大指数盘初急促反攻冲至缺口附近即再遭短空炮火不得不窄震回落,招商银行、万科等龙头恶习不改仍是不忘小幅跳水制造紧张情绪。且早市盘面转由权重蓝筹反弹领涨也会对中小品种炒作表现欲望构成抑制,中石油等大盘股翻滚折腾影响之下,触摸屏概念股回吐领跌表明资金挤压效应仍是不可避免。而若将大小指数走势叠加对比,更明显可看到中小板综指等小指数早在十点就已向分时均线回摸修整,客观来说,早盘弹势所展现出的赚钱效益反倒还不如昨日权重压盘时的那般热络。

 

午后开盘,石油双雄等窄震反复很难使指数重心再获提升,而招商银行、万科等愈加疲软更对沪指等大指数弹势构成制约,即便多方有意借造纸、煤化及新疆等区域概念股拉抬聚拢买气,可少有个股冲板显强却实在没什么市场号召力,期指主力合约围绕分时均线扭捏窄震尽显市场犹豫情绪。所幸,中小板综指未受权重回软过多拖累坚持走高,正对上周高点发起攻击说明短多资金从小做多欲望仍强,尤其提示关注的医药板块延续近期稳健表现将涨幅不断加大更为场内注入新的续推力量,紫鑫药业、广州药业等轮番跃升令短多买气发散蔓延,对权重群体疲软回按所制造的指数负压起到了有效舒缓作用。

 

午盘中段,沪指等大指数反复回压皆被承接买盘托起维持强震,而机械,交运、电子、电器等蓝筹品种逐渐加大升幅则正将指数负压趋散,尤其中小板综指凭借医药等热点鼓噪提拉翻越上周高点后交投亦呈放大态势,尚未翻红者不足百家表明东风已完全压倒了西风,尾市仅余银行板块仍受工行拖累与触摸屏等前两日长阳者继续留驻绿盘。

 

今日至终盘时上证指数报收2859.94点,上涨31.65点,成交金额1504.75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6.89亿;深成指报收12407.66点,上涨345.25点,成交金额1464.52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47亿。观全日市场呈由点及面状。

盘初市场对工行跌停造成的指数颓势未作过多理会,权重群体延续反抽表现很快就将指数托起,可惜后续市况不仅表明权重群体积弱多时已是缺乏做多底气,同时美元指数上拉逼近80关口也还抑制有色、煤炭等资源权重反抽动能,而更令做多资金感到无可奈何的则是权重群体回托指数时形成的挤压效应。医药股午盘跃动虽使交投有所回升,赚钱效应重新显现勉强也将指数回落负压抵消部分,但以量能变化情况看,乏味市况其实直到机械等蓝筹品种走强才于尾市得到真正改善。

 

昨晚又对指数波动情况端详许久,感觉还是把1111日高点下行当成类似去年八月后的不规则三波段锯齿调整看待会更好,即沪指等大指数于上周五低点确实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五波下行,自周一高点再度下挫为对应C段,只不过由于前级下行已因恐慌大幅宣泄过分走低,故之后续跌空间受到抑制出现了明显缩减,且在工行复牌的所谓“利空” 冲击下真正进入反弹结构当中。而中小板综指等小指数则显然有着很大不同,不仅刺穿1115日低点后早将下推可能消除,已有极大可能领先大指数出现转折处于乐观末升上行当中,且即便昨日受迫跟跌幅度略超预期也未使上行结构出现任何不利变动,尤其今日继续领涨并率先翻越上周高点更有10月下旬走出纠结后连续强突味道,若按乐观推论发展下周必然再创新高,因此,逢低从小做多仍为短线操作策略无需改变。

 

其实不管将沪指等大指数高点下行当成什么都没有关系,那都是过去式了,但要提醒投资者注意昨日低点或是今日低点上行分时走势,由于此处上行并无丝毫续推迹象,故我好心的建议,在813日长阴过后还在预期大推动上行,并将此番急挫当成某四回杀的人们应该重视这个现象,反推回去检视之前框架预期是否存在纰漏,免得再次错过战略性的纠错机会,且下个月初又主动跳进权重操弄的指数陷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