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819收盘综述:权重补涨强拉沪指破关逼空,个股疲软

(2010-08-19 18:03:48)
标签:

股票

分类: 收盘评述

100819收盘综述:权重补涨强拉沪指破关逼空,个股疲软末段风险初现端倪

 

周四早市开盘两市微红传递暖意,除锂电等稀缺资源以及内蒙等领涨居前维护短多买气,中国神华等煤炭品种逞强也使权重压盘势头暂时得到缓解,即便相当数量个股平盘开市寓示短线情绪仍是趋于谨慎,可多数板块皆能显红还能促使盘面显露普涨迹象,此外,期指合约震荡上拉亦以向多表现予以多方配合。不过,昨日低点上行就分时结构确实只是个伪推动,合理预期还应延续小级别c段下行继续压盘清洗才是,且短线市场临近敏感时点已使从众看空者的数量持续增多,故中小板综指等领涨小指数刚一刷新盘升高点就遭兑现抛盘猛烈反补,且石油双雄返身下压亦重拾压盘旧业带领权重作势跳水将指数重心快速打落,农业、医药、智能电网等操作热点相继领跌使得短空风潮再度兴盛。

 

事实上,昨日收评早已提示盘中低点上行非推动,就之前a段调整的时间与幅度或是与形势相近的720日及8日之后走势推论,短线清洗至少也还要持续半日以上才有结束可能,若再以以复合扩张平台或是扩张三角形整理论处度量调整幅度,得出的结论都应再次向前日低点回档甚至击破。因从中等上行结构看,依然属于末升当中的次级别震荡,故就操作策略而言,对这种预期内的调整走势并不用感到丝毫的恐慌忧虑,只需按原有策略继续顺势持股即可,我个人认为非短多熟手并没有必要在这种窄震行情中反复折腾赚那点幸苦差价,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应等高位转折出现再将72日以来的持股利润锁定来得轻松。

 

早市中段,股指再次下压依旧缩量表明这还是受指标股操控的清洗动作,绿盘个股虽多但皆未将上行根本动摇,以致于至收盘前,有色、煤炭等资源品种再掀波澜又使指数重心获得极大提振,且除中国重工等次新蓝筹急拉续突展现强势外,石油双雄以及地产、银行等弱势权重也都有明显反拉动作,尤其期指合约再次上演收盘前的逆袭猛拉更令人想起前几次续升逼空的场景。回弹幅度一直落后的指标股们走势趋暖果然更能促成末段疯狂,午后开盘,各股指略作整理即承接拉抬惯性刷新各自高点,且因两油强拉带来极大指数推力,沪指亦结束多日磨蹭越过2700点整数关口并有意维持高位强震态势。

 

遗憾的是,中小板综指午盘升势较之前相比已有趋缓迹象,且涨幅在5%以上品种未有明显增多也说明指数上行并未使赚钱效应得到发散,这是由于蓝筹群体的转强必然要从中小品种间分流相当部分的做多资金,二八相互挤压之下必然会令个股分化愈趋明显,而回到中小板综指自身走势看,似乎也无法排除813日之后上行逐渐演化为上升楔形的可能,故除以小时背离信号作为减仓提示外,再辅以短线上行趋势支撑作为参照亦会更为直观有效。午盘中段逐波跌落显露回调压力,个股升幅普遍收窄甚至重回绿盘令人郁闷,中小板综指急急下挫表明逢高抛盘确有大规模离场的可能,只因沪指等大指数分时下行结构暂并无法判定推动,故还当成急拉上突后的回踩挤压看待先做观望,若确将末升上行趋势击破再做减仓不迟。

 

今日至终盘时上证指数报收2687.98点,上涨21.68点,成交金额1349.44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6.47亿;深成指报收11321.17点,上涨38.83点,成交金额1168.66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6.13亿。观全日市场呈冲高分化状。沪指走势仍与模拟相近,短空力量面对充裕承接买气并无力作出过分砸盘举动,且两油等权重强拉也使指数重心获得极大提升,预期中的小级别c-c段下行未将前日低点击破就积极上拉向2700点整数关口发起攻击。只是午后回落过程中,逢高兑现压力明显增强使得个股大面积趋弱,尤其中小板综指返身领跌更是突显权重补涨所带来的高位分化压力,鉴于周末恰逢八月期指合约交割日,故不排除末升预期产生较大变数。

 

当然,就现有指数波动状况,显然还是无法主观判定高位转折已经出现,故若短线参照不破,暂时当成针对今日低点上行的回踩确认也无不妥。不过,根据成交堆积显示,自816日再度拉抬上行,作为领涨指数的中小板综指已于6326点至6426点之间出现明显的高位放量换手,且这种现象在午后分化中也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提醒投资者自本周末开始提高风险意识,预防阶段性回调的出现。就操作层面而言,投资者或可以是否站稳中小板综指近期高位放量峰值6382.49点作为短期参照密切观测,若下行放量击破且盘中无力回收则应削减手头仓位,且就此在战术上暂时转入防守观望阶段,以避免陷入与72日上行相对应的稍大回调当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