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708收盘综述:短多出逃或已结束连阳弹势,虚弱关口

(2010-07-08 17:03:27)
标签:

股票

分类: 收盘评述

100708收盘综述:短多出逃或已结束连阳弹势,虚弱关口实难抵挡兑现抛盘

 

外盘飙红劲升带来提振,周四早市开盘两市小幅高开延续弹势,逾千家个股普涨飘红令盘面显露暖意,仅海南等区域板块因回弹幅度过大受兑现抛盘压制浅绿。不过,期指高开之后迟迟难以续升却表明市场做空预期依然存在,而个股竞价涨幅普遍有限也说明参与各方并没有达成做多共识,可以说,在市场仍处于弱势环境的时候,单纯受外部因素刺激所出现缺口于当日回补是几乎没有悬念的。即便盘初回落没有多久就金融、地产、有色等权重上冲托盘将股指再次推高,可成交同比依旧低迷却说明指数强势仅是由少数指标股抽动维持,除地产、商百等板块尚有整体表现外,涨幅居前者仍多是一些散乱拉抬的超跌或预增品种。

 

尽管银行、地产、有色等权重板块再次弹起令回跌势头得到极大延缓,而与现货指数出现负溢价的期指暂时也难有大幅下杀动作,但西藏、新疆区域板块及智能电网、物联网等题材品种的持续回吐趋弱毕竟会使空头情绪不断攀升。随着交投量能的萎缩,需要足量资金维持升势的权重板块终是不支走软,中国石化、浦发银行、万科等人气标杆大幅跳水止涨走跌不仅对指数重心拖累极大,更将短空抛售情绪重新点燃,回跌绿盘补缺后多方只能依靠江西铜业、云南铜业显强带领有色板块逆势领涨维持指数重心。

 

从分时走势看,股指早盘回落受到近两日上行趋势线一定支撑作用,仍有部分超跌品种敢于逆势表现并没有使市场直接沦陷,但值得注意的是,各股指冲高回落皆以踩破昨日早盘高点,这已表明自周二低点上行为又一级推动上行的可能极低,而此处即便还以末级楔形上升看待,也只是剩下最后的盘中拉高机会即会结束上周五低点上行的反弹结构重转跌势。尾盘时,虽有部分权重指标股一度横向整理似有将跌势放缓的意思,可无奈绿盘个股始终都占全市场的2/3以上仍令情势愈加疲软,钢铁、通信等诸多板块轮番刷新盘中低点对人心打击极大。

 

午后开盘,股指横向窄震虽无多少惯跌之意,期指合约坚持平盘震荡不肯多绿显得相当强势,而汽车及上海本地股等也尚有一定躁动欲望,但无奈交投持续低迷依然表明并没有多少资金愿意在此时返场接盘,如此,则下行途中令人昏昏欲睡的低量拉锯走势必不会长久,只待石油双雄纵身跳水示范砸盘既会引爆市场杀跌动能带动指数急泄。尽管银行等权重窄幅震荡并无迫切续升欲望,回吐抛压兴盛令此前反弹幅度较大的品种陷入调整,不过,午盘由莱茵生物、昆明制药拔高带动医药板块自绿盘翻起却说明短多资金仍保持着足够的侵略性,而齐心文具等超跌的中小板次新股活跃回弹也使散多买气得以维系,沪指再度放量探至2400点关口获得支撑后,商百、新能源、纺织等相继自盘中低位拉起趋红更使做多推力逐波增强。虽除石油双雄与银行等大蓝又一次上行提拉指数外,智能电网等题材概念及西藏等区域板块也将早盘跌幅收窄不少,但股指再次翻红仍然遭到兑现抛盘坚定打压却很是让人无奈,至尾盘,反弹努力又被空头反扑吃掉大半令调整征兆愈趋明显。

 

今日至终盘时上证指数报收2415.15点,下跌5.97点,成交金额513.54亿,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3.05亿;深成指报收9465.8点,下跌19.63点,成交金额526.13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22亿。观全日市场呈补缺拉倒状。外盘飙涨对市场刺激作用相当有限,沪指高开补缺后没能坚持多久就因获利抛盘持续增强逐波走软,若不是江铜、云铜还能带领有色板块逞强,恐怕早盘下探即会击破2400点关口令回吐颓势进一步加剧。而即便午后沪指依托整数关口震荡企稳,不仅中石化及银行等权重再次策动维稳升势将跌幅逐级回收,且医药、汽车等板块逆势表现也试图重聚买气,可做多一方的翻红努力仍是没有得到市场足够认同,仅触及早盘第1级下行低点即再次遭遇强大兑现抛压,尾盘回杀逐波增量令失望情绪明显走高。从分时走势看,早盘回跌虽将近两日上行趋势线击破,但自高点下行没有出现明显推动迹象,且午后回拉也触及第1级下行低点,因此,暂时并不好判定起自上周五的反弹结构结束。只不过,此处即便仍以乐观态度看待,大约也就还剩最后一次上拉突破的机会,故在短期操作策略先行放空并无差别。短期市场成交清淡表明做多信心依然不足,权重板块间暂无建制做多动力使得股指走势疲弱缺乏方向,而从近日走势看,超跌反弹以及中报预增品种的持续性也还不够,故在本级反弹已经临近尾声的时候,短多盘还是逢高兑现锁定期间利润的好,持币者则更应耐心等待再次下探完成末跌后所出现的大级别反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