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0524收盘综述:风险教育再令市场紧绷神经、银行上涨形成资金挤压效应。

(2007-05-24 21:33:33)
标签:

证券

分类: 收盘评述
 周四早市开盘瞬间金融股中银行股整体跳高开盘,以及地产、水泥等绩优股高开,促使两市股指跳空高开。早市前段银行股在工行、中行等权重股放量走高带动下群体性上涨,令股指惯性上扬。但此间盘中出现不和谐现象,工行、中行等超级大盘股上涨,使得市场出现资金挤压效应。9:50后因银行股放量上行,使得市场前期涨幅较大的中小盘全面回落,盘中可见短多获利盘怆惶出逃,汹涌的抛压令股指出现盘中急杀。加之两保险股助纣为虐,盘中刻意下压,令众多权重股转攻为守,股指盘中震憾性急杀,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市场获利浮筹经不起盘中震荡参与杀跌,使得股指回打五日均线,市场呈放量下挫状。所幸随后银行股结束回压整体小幅收回,使得股指自低位回升。但股指上行段成交量明显减少,显示大盘银行股上涨反令市场狐疑。至早市收盘时,众股指未能收复失地而收阴。但观涨跌幅榜,早市虽是市场普跌,市场跌幅超5%者仅18家,这表明市场仍处正常调整,短期波动尚不至于影响趋势。
从消息面观察,中国证监会 23日发出通知,要求证券公司严格依法合规经营、加强投资者教育、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管理水平,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证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证监会在《关于证券公司依法合规经营,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中表示,各证券公司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揭示工作。证券公司应当按照证监会的监管要求和自律性组织的自律规则,制定投资者教育计划、工作制度和流程,明确投资者教育的内容、形式和经费预算,并指定一名高管和专门部门负责检查落实情况。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沪深股指屡创新高,股市风险不断累积,目前市场上中小散户资金庞大,监管部门因此一再进行风险提示。虽此举显示管理层对普通投资者的关爱,但因此消息而判定市场见顶毫无道理,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节律,并不会因外围消息面变化而改变趋势。
此外,中国政府在为期两天的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期间宣布了一系列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举措,包括将 QFII额度由 100亿美元提高至 300 亿美元,以及在下半年取消对于外资券商进入内地市场的禁令等等。分析人士认为,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结束,会议达成不少共识。除了之前中国已经宣布扩大汇率波幅、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外,中国还承诺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在今年下半年将取消对于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的禁令,并恢复发放对包括合资券商在内的证券公司经营牌照。同时,近期将把 QFII 额度由 100亿美元提高至 300亿美元。由于目前国内股票市场估值相对较高,QFII额度的提高短期内象征意义可能大于实质意义,但是从更长的时间内看,这必然不断提高外资在国内证券市场的影响力。
午后开盘由于银行、地产等板块继续下滑,以及多数权重股上行乏力,使得股指延续早盘走势一路震荡下行。盘中仅外贸、化纤、纺织、中药板块小幅上行,上海本地股显现出弱市市场中相对活跃的走势, 氯碱化工、上工申贝、海欣股份等个股都逆市走强。但包括前期涨势凶猛的煤炭板块和钢铁板块在内的各蓝筹板块均一路下跌,对股指施加了极大的负压。全市场呈普跌状,但个股下跌幅度超过5%的并不多。只是沪市B股几近全部跌停,B股市场呈现多杀多景象,多头几乎无力抵抗,由此,给A股带来不小的压力。但市场行至14.13时,权重股统一掉头小幅回拉,使得股指重新收回。该段股指上行,明显有权重大蓝筹股作出的贡献,此后市场出现短多抢尾盘,但量能并未放出,使得其力度有限未能将股指翻成红盘。至终盘时,众股指无力翻红而收阴。.
    今日至终盘时上证指数报收4151.13点,下跌22.58点,成交金额2573.9亿,较前一交易日放大340.8亿;深成指报收12515.15点,下跌108.98点,成交金额1318.4亿,较前一交易日放大191.7亿。全日市场呈放量震荡状,众股指尽数收阴,但情况并不悲观,下方五日线处仍有明显支撑,短期股指上行趋势并未因今日调整而改变。且观今日分时波动,高点下行依然非推动,全日波动呈3-3-3平台型整理。因此,预计后市股指在此区域可能完成一稍大级别的平台整理,其后最悲观的假设是还有b、c段需要完成,但最终方向仍然将向上。因此,纯指数意义上继续做多并无问题,只是投资人应该考虑市场因热点切换带来的局部风险,持股如非主流品种,则应以降低持仓或者调仓大蓝筹为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