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动原理-----修正结构中的交替以及后市走势预估》(一)06/09/14

(2006-09-15 01:19:45)
分类: 波动评估

《波动原理-----修正结构中的交替以及后市走势预估》(一)06/09/14

波动原理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交替,推动与修正交替构成了高一个级别的推动。换言之,在同一级次的结构中,连接推动结构的必定是修正结构(或称调整结构,下同);而连接修正结构的必定是推动结构。但如果某一节点分别连接两个方向相反的推动结构,那么此节点为转折点的可能性极大。除非后面的走势能证明后一个推动非大级别推动,否则该节点的转折点地位即被确立。

此外,还有另一种交替形式出现。这就是简单锯齿与复杂平台修正结构间的交替。很多人都知道推动结构中的修正浪有着简单与复杂的交替原则,交替虽常常出现,但也不是总会出现。所谓简单统常是指较为激烈的单向锯齿型修正结构;而复杂所指的则是平台型盘整结构。

图一:

   《波动原理-----修正结构中的交替以及后市走势预估》(一)06/09/14 如上图所示的出现在推动结构中的交替原则很多人都知道,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是,这里面有两条要点需要记住:

1、  实际走势中交替会出现,但却不总是出现。它们有时会以同样的简单对简单,或者复杂对复杂出现;

2、  通常下行推动初段时如果跌得够狠够快,其中的第2修正反抽往往就是简单形态。而第4修正段时,看底的人多了就会形成复杂平台,股价好似跌不下去。而“不破不立”也,盘得太漂亮的底,总是要破掉的。到了末段下行第5推动时,第4修正段盘底介入者往往在会破底时杀出,技术止损盘破前低时下杀很正常,而其时伴随着底背离的出现,第5末段下行结束,股价往往瞬间止跌而拉起。不在第3浪低点下方做过久停留,是制造第5浪元凶的心理。所以,这样的走势出现后,在第5段杀跌结束时,很经常会看到小波段的V型反转形态。

3、  反之,通常在上行时的第1上行推动是快捷的上行,但是,没有人会愚蠢到一味地抬高自身建仓成本,而不对底部跟风盘进行清洗。所以,其后的第2修正结构往往会出现较长时间的盘整,其目的在于将底部跟风盘折磨出局。而假如是在第3推动段拉升足够长,幅度大到超过第1推动段的1.618倍以上时,第4修正往往会伴随短多获利盘的出逃形成简单形态的修正结构。

 

以上的结构形成机理,是从市场交易者心态进行剖析,它符合自然波动原理。当然很多经典书箱,已经将交替原则讲得很明白了,只是没有从市场行为对该交替原则形成的机理进入禅释。我们这里略作解释,只是是把抽象的交替原则,用更容易理解的文字描述。

 

但我们上面所讲的东西,并不是正题内容。实际上修正结构中,也有简单与复杂交替的情况出现。而且,在股价走势的实证中,我们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证。

何为修正结构中简单与复杂交替,通常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大结构的平台整理形态之中,而复杂的双重三平台或三重三平台,更是会将这种交替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两图分别为所述平台整理的简单与复杂交替形式

图二:上行中继扩张型平台交替

《波动原理-----修正结构中的交替以及后市走势预估》(一)06/09/14图三:上行中继三段式修正交替

《波动原理-----修正结构中的交替以及后市走势预估》(一)06/09/14    从上面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简单锯齿与复杂平台型整理交替,经常会出现在平台型的修正结构之中。事实上,波动原理中推动结构很容易辨识,而修正结构要复杂得多,其中变化无常的结构,经常会使波动研习者陷于厘不清结构性质的苦恼中。上述交替原则如果能有个较清晰的了解,就会使部分复杂的修正结构变得简单一些。而明了了图二所示的调整结构,再看下图所示的沪指历史走势,是不是该明白了一些东西?

图四:

《波动原理-----修正结构中的交替以及后市走势预估》(一)06/09/14  

要点:从图三的走势中,我们也悟出了原本概念上的定义不明之处-----连接两个相向推动结构的节点,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大级别转折点。但是,在修正结构中的Bc段与C段连接点也是两个相向的推动结构连接点,它是否就是一个重要的高级别转折点。在形态处于混沌期时确实难以断定。因此,要厘清该节点是否具有转折点地位时,只能观察形成的似是而非的B段的完整结构是为一个大级别的推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此节点即非关键的转折点,相应给出的C段下行的定性,仍然是处于同级的修正结构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