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满雅鲁藏布江(西藏纪行之一)

(2007-08-29 22:47:13)
标签:

文学/原创

            春满雅鲁藏布江(西藏纪行之一)

                      文/闲数落花

   在航空事业发达的今天,当我们乘坐飞机进藏,飞机即将在贡嘎机场降落时,透过飞机舷窗,首先映入眼底的是一条宛若蓝色飘带的江流,在连绵不断的雪山之中从西向东飘飞而去,其游刃飘逸之态,在雪山峻岭中显得洒脱奔放,气势恢宏。这就是西藏高原上著名的雅鲁藏布江。而当我们在贡嘎机场走下飞机,踏上西藏高原的土地时,也就置身在西藏的江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平原了。

   三十年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进驻西藏边防的一支部队从黄土高原乘敞篷“解放”车出发,横穿青藏高原,经过20多天缓慢而艰难的爬行之后,终于爬进了这块被誉为“西藏江南”的土地。当我被长途行军的颠簸困顿和藏北荒漠的冰雪寒风以及强烈的高原反应弄得昏昏忽忽的时候,突然见到清澈的江水,见到田连阡陌,见到麦苗青绿,见到绿树成荫的景致的时候,我和好多战友们都流泪了——久违了与生命相依相伴的水与林木花草之绿,此刻蓦然间置身于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顿时涌起一股投入母亲怀抱的激动。

   我们脚下的土地啊,的确是藏民族的发祥地,是孕育了藏民族的母亲之邦。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平原是西藏高原最为富庶的地区,也是西藏主要的农业种植区域。由于它在这里会合了两条重要的支流——年楚河与拉萨河,所以,这被人们称之为一江两河流域。在一江两河流域中最富饶美丽的地方当首推山南地区,清粼粼的雅砻河宛若青罗带,从雅拉香布雪山向北流来,浇灌两岸肥沃富饶的田园,在泽当镇附近注入雅鲁藏布江。这里的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15℃,气候温和,适合种植青稞、小麦、豌豆和各种蔬菜等农作物,以及苹果、桃、梨等经济作物。因此,这里被称为西藏的粮仓。世代居住此地的藏族和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以农业为主,兼及畜牧业,与良好的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经营着自己的家园。

   我曾经多次游走穿行在横贯一江两河流域之间的冈底斯山的东端余脉,及其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一次次被眼前的奇异景象所震撼,这两条堪称世界屋脊之最的山脉像两扇巨型屏障,横亘在一江两河流域,纵横其间的雪山冰峰与河谷平原的滚滚麦浪却相互守望,各得天然,其奇景异趣,昭显雪域春秋。因此,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便诞生了许多神奇的传说和叱咤风云的历史。首先是藏族祖先用猕猴与罗刹魔女相恋而繁衍众生的传说,既将藏民族的起源定位在神奇魔幻的境界中,又让这个崇尚自然的民族与大自然结合成血肉相连的亲情关系。这个美丽的传说就诞生在山南泽当镇附近的贡布日山,山下的泽当,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供猕猴与罗刹魔女养育的子孙们“玩耍的草坝子”。在这个广袤肥美的草坝子上,千百年来诞生了许多个西藏的第一:西藏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吐蕃王朝,西藏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第一块农田——索当……等等,从而使山南在西藏历史上占据最显赫的地位,被公认为是“西藏民族文化的摇篮”,成为藏族儿女寻根的地方。

   在泽当河谷平原西南一侧的琼结县境内,闻名于世的藏王陵墓就在县城附近的琼布沟山岗上,这里安葬着威名赫赫的藏王松赞干布,及其子孙中的七代藏王,还有远嫁吐蕃王朝的唐朝金城公主。记得我第一次登临藏王陵时,站在山岗上俯瞰雅砻河谷平原,但见万顷麦浪拍击雪山,回波激浪涌向远方的雅鲁藏布江;绿树掩映下的村庄犹如仙山琼阁,漂泊在黄金海上。而雅鲁藏布江畔的婆娑树影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仿佛海市蜃楼的幻景突兀眼前。我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藏民族的祖先凭借山水自然成就高原一统霸业,热爱大自然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生生死死都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愫。其实,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有悖于大自然的规律和生态环境条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适”,也应当包括适应大自然的规律,否则,恣意肆虐自然,用掠夺自然来构筑自己的成功,其根基必然如沙器累卵,倾覆之时不远矣!

   而今我再度采风西藏,重游一江两河流域以及雅砻河谷平原,恰好正值西藏高原的春季,自然勾起我很多感慨。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河谷平原走马观花,的确感到西藏人民在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年楚河畔江孜河谷平原新栽种的防风林带,到拉萨河谷的遍地林卡绿荫;从雅砻河谷颇具规模的一处处现代苗圃和泽当镇条条大街上树绿花香,到雅鲁藏布江两岸长达数百公里郁郁葱葱的人工防护林带;从尼洋河畔秀美的大森林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自然林区的原始生态秘境,到处都留下了人们探索大自然的足迹,也留下了人们为保护大自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成果。蓝色的雅鲁藏布江不再是雪山高原上孤独的生命色彩,它身边绽放着一处处绿色的树影,那是杨柳的青翠,银白杨的粉绿和红柳林的殷红;还有那一处处色彩斑斓的花海,绽开了红色的月季、粉红的桃花、黄色的杜鹃以及漫山遍野的山花……

   最让我感慨不已地是,在雅鲁藏布江从曲水大桥到米林的岗噶大桥这几百公里的江岸沙滩上,经过西藏各族人民二十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种植了绵延不断的绿色防沙林带,其中最大的白杨和水曲柳已差不多要一人合抱了。回想起70年代我走过这里时,但见江边荒滩上黄沙滚滚,时有暴沙卷起,袭击公路上飞驰的车辆,曾经不止一次亲眼见到因为司机被突然卷来的黄沙迷眼而导致翻车的骇人情景…… 而今,防护林锁住了江边沙滩,这次我在沿江公路上驱车两天,也见不到黄沙扑面了,倒是防护林带那些像哨所般屹立的护林人小站分外引人注目。

   在雅砻河注入雅鲁藏布江地段的防护林区,我见到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护林人索朗次仁。这位被高原紫外线烤得脸色黑红的老汉告诉我,自从政府实行雅江防护林工程以来,每年都按照计划在江边沙滩上栽种树木,所有的护林人都是经过严格选定后成为林业工人的。护林人每天都在林子里巡查和护理树木,浇水培土,观察病虫害,及时更换病树,防止盗伐。这些防护林就像他家的庄稼一样,需要精心栽培管理。因此,他将他全家人都搬进了护林人小站。如今他一家三代人都住在这里,平日里除了一条看家犬看守小家,家里的人都进林子里巡查去了。我看到这一带防护林的确茂密幽深,简直就是座小森林,原来的沙滩现在变成了湿漉漉的林地,地上长满了野草苔藓,林中鸟声啁啾,真的是景色宜人。老人很自豪地告诉我:雅砻河风景名胜区是西藏唯一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而这一百多公里的雅江人工防护林带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保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他们要在新世纪的前十年,将雅鲁藏布江边所有的沙滩沙丘和山坳中的沙沟都种上树,让雅江变得更加美丽。

   我对护林老人的话深信不疑。藏民族笃信自然、爱护自然的优良传统与当今保护自然环境、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国策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它必将取得让世人注目的丰硕成果。既然雅鲁藏布江的春天永远在人们的心中,那么,按照春天的理想去建设自己喜爱的家园,“唤取与春同住”的日子应该是指日可待的。

   一路上,我倾听着我的合作伙伴、著名作曲家罗念一的民族交响音乐《蓝色的雅鲁藏布江》,也欣赏着眼前雅江景色,时刻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风光所陶醉,进入物我两忘的化境。因此,在与雅鲁藏布江告别时,我面对雅江默默倾诉心声——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再一次重游蓝色的雅鲁藏布江。我想,那时的一江两河流域应该是崭新意义上的“西藏江南”,是春色常驻与现代化宏图相映生辉的“西藏江南”!

[原创作品,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