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读《源氏物语》

(2009-02-11 13:43:51)
标签:

《源氏物语》

丰子恺译本

文化

分类: 琴棋书画

        再读《源氏物语》

 

    我想大凡追求唯美的人是会很喜欢《源氏物语》的,此书述说的是一绝顶美男子--源氏公子和万千如花似玉的大美人间的奇情艳遇。如果仅是男女私情、花前月下倒不足于那么的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妙是妙在紫式部笔下的艳情闺密全部都贯穿着吟风弄月的诗词,这就使得段段情愫都变得那么的朦胧婉约,耐人寻味。

 

    感情这东西太直白了就容易腻味,把内心的低诉化为五律七言那就醇香沁人了!《源氏物语》的过人之处便在于此。紫式部深爱白居易的诗词,该书男女主人翁互诉衷肠中多引用白诗,每每此时碰到涉猎过白诗的读者便常常会捧书会心一笑!真正的好作品就必须要有这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甚至是书我两忘,恍坠书中的感觉。

 

    这种读书的感觉真就叫只可意会不便言传,有人初读《源氏》便觉平淡无奇甚至言之无物。我想这可能是没用心细细的体味书中无处不在的诗词的意境以至未能对书中人的悲欢心领神会从而触发共鸣的原因。

 

    再说选对译本也是很重要的。初看《源氏》读的是丰子恺的译本,也有不流畅不深入的感觉。后来想不通,一本让千年来日本文人如痴似醉的巨作难道仅是这样的货色?!再找别的译本,再读,才连连叫妙!这里原无刻意菲薄丰子恺的意思,只是觉得文字功夫有时与撰者名气并无等量关系,这里信手举一例供诸君品品。

 

    源氏之母死后源氏寄养姥姥家,姥姥在思女悲情的哀郁中与源氏相依为命。皇上也日夜思念爱子,最后派命妇向姥姥要回源氏想让其入宫同住……

   

姥姥回皇上“辱承垂慰,不胜惶恐之至,殆几无地自容。然虽圣恩宽厚,于愚妾徒感悲伤,心乱如麻”赋诗作答:

 

             佳阴已凋残,无以挡狂风。可怜胡枝子,此心不安宁

 

    这是郑民钦译本,我们看看丰子恺大师的翻译:

 

姥姥回皇上“辱承锦注,诚惶诚恐,几无置身之地。拜读温谕,悲感交集,心迷目眩。”赋诗作答:

 

             嘉荫凋残风力猛, 剧怜小草不胜悲

 

    当然孰优孰劣必定见仁见智,不过我深感读国外典籍找个适合自己口味的译本是很重要的,不然会糟蹋了原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