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了,退烧的方法很重要
(2009-09-03 12:49:40)
标签:
小孩子发烧至宝格子方法.健康 |
分类: 美容。女人。健康 |
物理降温法,可用湿水配成30~50%酒精反复擦拭小儿的背部及腋下、腹股沟、四肢皮肤,还可用34℃左右的湿水擦拭全身或用冷湿毛巾敷额部或用冷水袋置于头顶部。
松解、脱去外衣或减少被子让体热逐渐发散。千万不要越烧越穿衣服或多盖被子,这样汗就不容易出来了。
多喝白开水也可加少量的食盐,促其发汗,有利于体湿下降和毒素排泄,也可防止脱水。
对于有高烧抽风病史的、或体温超过39℃的小儿,家长要备用一些退烧药,如阿斯匹林[5~40毫克/(公斤·次)]、安乃近[10~20毫克/(公斤·次)]等,加用镇静剂,如口服鲁米那[2毫克/(公斤·次)]、或者冬眠灵[1毫克/(公斤·次)]、阿苯片最好,即退烧,又镇静防止高烧抽风。若高烧不退,需送医院求治。
具体对策:
一. 38.5度以下,宜采用物理降温法,具体方法如下:
1. 温水擦浴。
出1克汗可以带走1卡热量,而蒸发1克汗水则可带走273卡热量。即使是夏季,也不能用冷水擦浴,因为冷刺激导致体表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
2.冰袋或冰帽。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的患儿,高烧时可枕冰袋或戴冰帽保护大脑,注意冰袋不能全身应用。具体方法:将毛巾浸凉水后敷在头额部,每隔5-10分钟更换一次;或将暖水袋灌入冷水枕在脑后;也可将大毛巾浸温水后拧干,敷在胸背部(如遇小儿面色发青、发抖应停敷)。
3.酒精擦浴。用75%酒精兑一倍温水(切记!),温度不可太低。用小毛巾浸泡后擦洗颈部、腋下、腹股沟、手足心、前胸后背各数分钟,即可降温。轻擦四肢腋窝、大腿根、颈部、膝关节后方。但是必须注意:①不能擦胸、腹部以免体温下降过快,幅度过大。②不可反复擦试,因为皮肤能吸收一部分酒精,小儿肝脏功能不完善,容易发生酒精中毒。
二、38.5度以上39.5度以下
物理降温+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适用于腋温高于38.5℃的幼儿。在众多解热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百服宁)以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而被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首选的小儿解热药,是适合家庭常备的儿童退热制剂。该药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对胃肠刺激甚少,对血小板及凝血机制无影响,口服吸收迅速有效安全。但亦不宜反复使用,临床有反复用后出现再障及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
药品的选择
1. 美林(布洛芬)首选!
2. 泰诺林(对乙酰胺基酚)
3. 小儿速效感冒冲剂、复方锌布颗粒;
4. 小儿牛黄散、紫雪丹
5. 小儿退热贴;
6. 小儿退热栓;
三、39.5度以上,可以考虑用以下方法并遵从医生的决定。
1、双氯酚酸钠纳肛,效果不错,
2、肌注退热药物,如复方氨基比林
3、冰盐水灌肠,也有很好的降温作用
如果高热40度伴有抽筋者,一定要考虑用冬眠药物,否则很难有效果。
冬眠药物为:
1、氯丙嗪和异丙嗪,各1mg/kg,肌注,效果不错。
小儿发烧用药的注意事项:
小儿发烧有几个特点:其一,小儿对发烧的反应多不敏感,低热、中热的孩子往往能照常玩耍而不表现出鲜明的异常,因而起病之初常常不能被家长们及时发现,待孩子变得不活泼、异常安静、萎靡拒食时,其体温常已在39℃左右了;其二,小儿发热时体温往往升高很快。并可升得很高,5岁以下的小儿常可因高烧而发生惊厥,出现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呼吸暂停等危急症状;其三,引起小儿高烧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各种急性感染,其中尤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多见,故而对小儿高烧的治疗中,常常在退热同时须使用大量的抗感染药物。
1、药物降温后观察有无大量出汗,如有应多喝白开水,并在水里加些盐和糖,以补充出汗而丢失的水份及盐。饮食以清淡为好,少食多餐,多饮水和汤,多排尿,帮助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降低体温。可适量吃一些牛奶、鸡蛋、豆类等易于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量要比平时减少。
2、应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服,以保持皮肤清洁。高烧的小儿还应注意卧床休息,室内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过紧。
3. 保持一定的室内湿度。这样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和汗液的蒸发。可以使用加湿器,也可用水、湿毛巾等蒸发加湿。